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语文上册]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送教课)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
  与文本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批文入境,“读”占螯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
  己的体验,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品位中升情。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由歌引入
  1、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送别》,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古
  诗。
  2、学生交流。
  3、师: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吗?其实,友情是每个人心中永久的歌。在古人眼里,友情是江上一叶舟
  ,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那么,在诗人王维眼里,友情是什么呢?
  4、课件出示古诗。读诗先读题,指名读题。从这个题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读诗,读准读通,粗知大意
  自主读诗,读准读通读懂。
  1、自读: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
  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念通顺,注意节奏。
  2、交流:
  ⑴指名读,重在读准字音。
  ⑵注意诗的节奏。
  3、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三、赏读诗句,感悟意象,渐入诗境
  1、研读前两句,感悟诗情画意。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王维的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诗中有画
  ”。所以读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诗中的诗情和画意。
  2、师范读诗的前两句,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瓦楞青青的旅舍,清新嫩绿的杨柳,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
  么?怎样读出它的美?指名读,自由练读。
  5、从这幅画面中你还品出了别的滋味吗?你是如何体会的?
  6、是啊,其实细雨也好,客舍也罢,总能勾起离人心中淡淡的愁绪,特别是这依依杨柳更是让人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7、课件出示折柳送别的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交流:这两首诗里出现了相同的景物——柳树,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离别。再次指导读这两首
  折柳送别的古诗。可是作者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呢?(课件出示“折柳
  送别”的典故)
  9、诗人王维也正是借柳惜别,借景抒情啊!明白了诗人笔下暗藏着的如此深意,我们再来读读一、
  二句,该怎么读?配乐读。
  四、品读诗句,以读悟情,强化情感
  1、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晨,诗人王维要送自己的朋友元二到哪里去?
  2、当这一路上有的是什么呀?出示课件。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无尽的荒草,沙尘滚滚,前
  尘漫漫,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对比品读。
  3、元二这一路要经历三千多公里的跋涉,如果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
  年多的时间。再说,元二去安西是干什么的呀?“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去也许……
  4、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元二说?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5、但此时的王维纵有千言万语,也只是将这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意化做手中的这杯
  浓浓的酒。这是一杯怎样的酒?(播放课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
  ,是一杯怎样的酒?
  6、仅仅是一杯伤感离别的酒吗?师介绍有关资料。
  7、小练笔:面对手中的这杯酒,王维想:——————————————。
  8、指导读:
  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意,千言万语化做(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有的牵挂化做(再读)——“劝君更尽一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举杯消愁愁更愁。来,举起酒杯,把所有的情意融进这酒中(再读)——“劝君
  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一唱三叹,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几年以后,王维就去世了,这首诗也就成了王维送元二的千古绝唱。(播放《阳关三叠》)
  2、师: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时空虽然把生死相隔,但是那千古不变的友情去打动着一代又一
  代的人,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记住这美好的情意吧!
  3、对于我们,友情究竟是什么?要靠我们用一生去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4、课外拓展:王维的《山中送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3:27 , Processed in 0.07763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