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语文上册]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五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质疑
  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老师想提两个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大声去读读课文。
  3、解答问题并板书。(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概括写人记事文章主要内容)
  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对课文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你看见了课题中提到的“那匹马”了吗?(没有)
  2、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已交代出摊主没有“那匹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词句能让你看清书摊摊主的心思,可以用笔划下来。
  学生交流自己划出来的部分,并说明原因,大致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
  “一愣”代表什么?“一亮”又说明什么?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姑娘茫然的眼睛里透露的讯息是什么?“命令道”让你体会到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他”为什么“急了”?
  (4)“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发现这些细节透露了一些信息。谁能谈谈为什么作者这么写?(为后文写出真相埋下伏笔。对于这一点,学生了解即可)
  (5)既然没有“那匹马”,摊主为什么说“别饿坏了那匹马”?
  3、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动手练笔
  1、教师:随着“我”推开木板房的门而真相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中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的心中,在这一刻会想些什么呢?
  2、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3、交流小练笔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01:37 , Processed in 0.06142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