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之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识字12个,写字12个,理解、积累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三、教学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一)激情导入
  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
  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
  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
  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油然而生”)
  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5.齐读第三自然段,加深体会。
  (四)学习四~七自然段
  1.这首歌不仅迅速传遍全国,而且又传遍了世界,为什么一首歌有如此之大的感召力呢?自读4、5自然段。
  2.出示句式练习:这首歌传遍全国、传遍世界,成为成为。
  3.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理由。
  4.学生汇报,结合上下文理解“力荐”、“豁然开朗”。
  5.今天,当我们唱起国歌,就会想起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6.理解“居安思危”,(今天我们安居乐业,但同时我们也思危,你认为“危”在今天指什么?)
  7.齐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8.师生共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请把你在升旗仪式上听到国歌,唱起国歌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
  高昂激越 催人奋进
  警钟长鸣 居安思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12 , Processed in 0.07964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