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语文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之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并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词句,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和“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栉风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纯朴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准备
  课前去市场、集市上观察、接触小贩,尤其是卖东西的老人,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老师已布置大家去接触观察了小贩、卖东西的老人,你对他们有了哪些了解?你有些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认准字型;
  2. 想一想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了一件什么事。
  3. 刚才我们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细读感知
  感受老人形象
  1.学生细读课文,思考: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小气的老人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老人的“小气”主要体现在对待“二婶”的态度上。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老人为什么会连一个铜板也那么在乎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老人小贩的身份,体会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这样“少一个铜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2)老人的不小气,则体现在对待小作者“我”的态度上。主要抓住以下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抓住关键词“一声不响”“笑呵呵”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指导学生朗读.)
  B. 老人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抓住“半天才明白”“永远不会忘记”,引导学生体会,再指导学生朗读.)
  (四)品味赏读,积累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亮晶晶”、“热烘烘”一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全文,体会句子的意思。
  3.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读或者背诵,体会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师:文中老人的两块烤山薯,使我温暖至今。我不仅得到了两块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关爱。确实,金钱有时能买到一些具体的物品,却买不到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钱能买到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请你想一想,钱还能买到什么却买不到什么?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然后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六)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22 , Processed in 0.0643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