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语文上册]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三顾茅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22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文中生字。
  2.能理清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从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起,理清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
  2.板书课题并解题。
  二、初读课文
  学生根据注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重点强调:尊、疏、潺、晌、塞凳子。
  2.指导书写。
  提示"茅、尊、恭、卧"四字的关键笔画,"诸"子的撇要长,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1.逐节请学生朗读,正音。
  2.对容易读错地方,集体朗读。
  五、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
  六、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明确课文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2.练习分段。
  七、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2.能说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2.默写生词。
  3.口头生字词扩词。
  二、细读课文
  1.讲读第一自然段,归纳段意,明白刘备拜访诸葛亮的原因。
  2.细读第2-4段:
  3.默读3个自然段,让学生了解第三次拜访的过程。
  4.讨论:关羽和张飞为什么不同意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结果呢?
  5.朗读对话,感悟出人物个性特点。
  6.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有几句话,那几句写刘备他们来到隆中看到的景象?那几句是写刘备的动作?分别勾画。
  学生自己动笔自由讨论,老师引导想象,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恭恭敬敬的站、快步走"等语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体会,使刘备的人物特点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7.学习第四自然段。
  讨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重点理解"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联系上下文分清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8.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由读书,讨论,大家觉得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怎样?说出理由。
  重点抓住"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讲清前后两部分关系。
  三、作业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2.能说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从中悟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2.揭示写作特点。
  3.再次赏读课文中写刘备求才心诚的句子,讨论出作者是从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描写人物特点的。
  二、指导复述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板书:
  刘备两次去拜见诸葛亮,但却没见着。
  上路前
  刘备第三次拜见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和诸葛亮的亲密友情。
  2.学生看板书复述。
  三、指导说话
  (引导完成课后练习作业第5题)
  1.首先分析文中的片断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再悟出写了这些景物的作用
  3.指导说话。例:我们来到了飞机场,只见
  4.学生自由练说,再交流,评议。
  四、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5:17 , Processed in 0.07372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