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回复: 0

[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教材培训讲稿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特点】
  1、整合特点:
  ⑴ 八个单元八个专题,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与导语、课例、回顾·拓展四大部分都是围绕一个专题安排,各部分相对独立而又必然联系。
  ⑵ 口语交际与习作紧密联系,整合一体,说了要写,写了还要说:
  例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提出要求,课例了解领悟本课的说明方法,有了课例说明方法的感性认识,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后者既有《口语交际·习作》的延续,也有综合性、理性的提高和认识。
  2、单列特点:
  与低中段不同的是,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在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先说后写,有先写后说,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新空间。例如:第一组《口语交际·习作一》紧扣单元专题“我爱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三个角度:
  ⑴ 由课例导出“获得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⑵ 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可以交流采访的经过,可以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做笔记,仿照课文整理采访记录。)
  ⑶ “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的辩论会:
  (可以写辩论的经过,可以写自己的看法。)
  从口语交际到习作都体现了上述特点。关于每一组的内容和特点,大家在教学当中可参照有关材料解悟,因为时间关系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21:30 , Processed in 0.07918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