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语文上册] 《一路花香》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前两篇是神话故事,苏教版教材的编排特点:本课与前两篇课文,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是体裁。本篇文章是寓言;二是主题,前两篇表现的是人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精神,后一篇是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上的不同,造成了解读角度、教学方式的不同。古人说,智者差同,愚者求异。虽然三篇课文有所不同,但中间蕴含的向往美好的精神,都是一致的。这也许是把编者他们放在一起的主要原因。《一路花香》这则寓言讲的是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无损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并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告诉它,正是利用它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鲜花,从而揭示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东西都具有自身的价值,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进而迎来“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的寓意。依课后安排的训练,本课的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及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后3的词语;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三个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朗读,抓关键词句品析,体会蕴含的深刻寓意,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一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设想
  遵循三个维度制定以上的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我把“凭借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内心,领会寓意”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把“落实字词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感悟,进行迁移练笔” 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依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本课时应在让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采用“读”、“找”、“品”、“说”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寓意。
  四、教学程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阅读又是个性化行为,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领会文本深刻的内涵,依据课文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我打算以“品读课题,激发阅读欲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精读感悟、领会寓意”三个板块的形式推进教学。与流线式教学相比,以板块形式进行教学,更指向开放,留给学生的空间更大,更能遵循“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加关注“生成资源”。
  (一)品读课题,,激发阅读欲望
  1.读题――用心感受,想象课题表现的意境。
  2.质疑(“一路花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如何迎来“一路花香”?)
  营造学生阅读期待的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通读顺――读好长句(挑水工的话)
  2.了解人物的形象;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领会寓意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读自悟文本的内涵,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在这一环节中突出“开放式研读文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1.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潜心阅读“描写三个人物的语句”,抓住关键词(骄傲、惭愧、道歉),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2.带着个性化的感受(悟),走出文本,与大家交流分享,形成多元理解;
  3.再带着个性化的感悟,走进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加深理解与感悟;
  4.采用“童心留言板”,利用插图,进行续写,把对文本深刻内涵的感受(悟),进行交流,使得“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于教学之中”,升华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锻炼、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板书设计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3 21:37 , Processed in 0.0624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