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语文上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词语积累
  1.葱郁:(草木)青翠茂盛。如:村东有一大片葱郁的松树林。
  2.生机勃勃:生命力、活力旺盛的样子。如:春天到了,大地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宠儿:比喻受到宠爱的人。如:掌握高科技的学者是新时代的宠儿。
  4.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如:狼被消灭光了,鹿也难逃厄运。
  5.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如:草原沙漠化了,幸存的黄羊也只是在苟延残喘。
  6.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如:爸爸把我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了。
  7.罪魁祸首:罪恶行为或祸患的首要分子。如:全球气候变暖是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相悖--相反控制--限制
  反义词:弱小--强大善良--凶残
  三、难句讲析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看做是过渡句。句中的“这”指代前边的内容,即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但狼被猎杀之后鹿却成为了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而且数量锐减。“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相悖”,是紧接着这一句所要论述的,人们传统的认识是:“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事实上,消灭了狼并没有起到保护鹿的作用。所以说这与人们的认识是相悖(相违背、相反)的。
  四、难段讲析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讲的是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道理就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类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片面认识去判断动物的善恶益害,去决定哪种动物该保护、哪种动物该消灭;鹿和狼都有生存的权利,它们同时存在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人们如果不尊重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权利,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五、篇章学习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病鹿在苟延残喘”),讲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与鹿的故事。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讲鹿和狼与森林的关系。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讲人们对狼与鹿的认识同现实相悖。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总结全文,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本文用不容置辩的事实来说明一个道理,生动、深刻,很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3 07:12 , Processed in 0.05834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