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2

[语文教学论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论文:阅读教学建议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年段目标来看,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中年级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的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1.要把握好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
       
          下面我想以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为例来谈谈在教学中以读书为主线的阅读过程怎样进行。
       
          一读,读正确。首先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小熊迷路了,它家就在北方。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帮助别人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饶有兴致地自由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读课文,正音。这个环节的读书主要是读正确,字音读准,不掉字,不添字。
       
          二读,读通顺。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像指南针一样能辨别方向的好朋友呢?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最喜欢哪个好朋友就找到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小组同学听。这一次读,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并互相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直至把课文读通顺,流畅。
       
          三读,读懂。就是要读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低年级,这一步必不可少,否则就会走入泛泛读读的误区。这一步不是分析课文,而是根据课文具体情况,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去感悟语言。看这位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课文读顺了,现在能帮维尼找着回家的路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中午的太阳当空照,谁来找一找小熊的家在哪个方向?语言文字化作生动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老师现在就是小熊,谁告诉我怎么回家呀?”学生兴致勃勃,争着告诉小熊怎样根据太阳和树影找到北方。课文的语言在这样的交际运用中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
       
          四读,读出感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读出感情,学生在前面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便能逐渐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这位老师是这样推波助澜,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的:“我们的小熊终于到家了,它给我们的太阳公公写了赞歌,我们来拍手唱一唱:太阳公公住半空,东西南北都精通,中午它就指南北,早晚靠它辨西东,要是迷路别害怕,看看太阳老公公。”再读课文,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又有提升。读出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了。
       
          《坐井观天》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上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小鸟飞走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后,它又会看到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点击下一页查看

122250_4c5b6d65b2db810.gif

122250_4c5b6d65b2db810.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15 11: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珍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片段一:《丑小鸭》
       
          师:第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说丑小鸭可怜的,画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哥哥、姐姐应该是关心、照顾丑小鸭的,可是,他们咬它,公鸡也啄他,他太可怜了。
       
          生: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丑小鸭怎么生活呢?
       
          “……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赞叹丑小鸭的变化,感受丑小鸭的幸鸭福,读得入情入境。
       
          思考泡泡中的问题: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生:丑小鸭想,一定要回去看看妈妈。
       
          生:妈妈不认识我了怎么办?
       
          生:看见妈妈时会说:妈妈,我就是丑小鸭。
       
          生:丑小鸭的哥哥姐姐再也不会欺负他了。
       
          片段一和二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畅谈自己的想法,在体验中理解知识,引起了情感的共鸣,体现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化。
       
          《小壁虎借尾巴》片段一:
       
          师:我提个问题,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连续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生:小壁虎爬呀爬,说明爬的路很远。
       
          生:小壁虎爬的时间很长。
       
          师:对,以前学过类似的句子吗?
       
          生:〈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燕子飞呀,飞呀。
       
          生:雪花飘呀,飘呀。
       
          片段二:
       
          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去借尾巴的经过吗?
       
          生:要是写书的叔叔、阿姨再把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事写一遍,就太罗嗦了。
       
          生:这篇课文是写给我们看的,我们已经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所以不用再写了。
       
          师:对,前面已经写过的内容,后面不用再写,这就是有详有略的方法。
       
          2.关于朗读的指导。要重视朗读指导。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要舍得花时间,使学生读正确,通顺,流利,逐渐形成语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以及感情的变化。反对离开课文背景,对句子语气进行支离破碎的朗读指导。可以进行必要的范读,如,长句子的断句,句间的停顿,轻声,儿话,疑问句。(备选笑料,“老师的心跟同学的心贴在一起。”四川人说:“老板,给我来碗面块儿”,重读“儿”产生的效果)
       
          教师范读,可以用一些更平等的方式,如,我也来试试,这样读是不是好一些?教师的指导读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有时,为了突出自主学习,兜圈子,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怎么读,或是不停地尝试,但又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心理受挫。
       
          存在的问题:朗读指导缺乏有效的方法。
       
          如,《泉水》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
        点击下一页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8-15 1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节一:
       
          老师:齐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讲了许多有关课文内容的话。
       
          老师:你觉得泉水怎样?
       
          学生:泉水很多,很热情。
       
          老师:读出泉水的多和热情。
       
          指几名学生读,老师评价:泉水真多呀,谁能比他更多。
       
          又指名学生读。
       
          环节二:
       
          老师:齐读第三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你觉得泉水怎样?
       
          学生:泉水很清澈。
       
          老师:读出泉水的清澈。
       
          指名学生读。
       
          环节四:
       
          老师:齐读第四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你觉得泉水怎样?
       
          学生:泉水很甜很甜。
       
          老师:读出泉水的甜。
       
          指名学生读。
       
          评析:缺乏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和把握。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强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种能力的养成主要通过学生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和思考来实现的。以上教学活动,没有情的激发,没有思的启迪,朗读又何来感情?试问:什么样的感情叫“很多、很甜、很清澈”的感情?
       
          再者,对学生了解不够。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以形象为依托,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理解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洞而贫乏。以上教学,教师应该找一些生动的泉水的图片,有反映泉水源源不断地涌现的,有反映泉水清澈见底的,还有泉水丁冬丁冬流淌声的……,学生在这些形象作为依托的基础上,再通过现象,泉水除了照见了美丽的杜鹃花的身影,还照见了谁的身影?果树会结出哪些又大又甜的果实?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提炼自己的生活经验。
       
          请看另一位老师的做法。(深圳教师的光盘)
       
          3.关于初步的体验和感悟。
       
          教材的选文随着年级的升高在内涵和语言上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奥,教学要求也应该随之提高。初始阶段重在培养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第二学年就应该在此基础声更上一层楼,授以读书的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品位语言、运用语言。二年级教材在选文上也不例外,思想性强、语言精美,教师会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但稍不留神就会被思想内容所牵制,教学时只围绕课文的内容作分析,或直奔文章的主题,离开语言文字的感悟进行空洞的思想说教,使原本应该充满情趣的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那么,如何做到既落实人文精神,又能根据年段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把握语文教学的要求呢?
       
          请看两位老师对《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自由读文少时(约一两遍),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然后提问出示:
       
          课文讲了“()的小柳树和()小枣树”,你喜欢谁?
       
          生答:(漂亮、得意、骄傲)的小柳树和(能结果实、谦虚、温和)的小枣树。接着,生答:我喜欢小枣树,因为他会结果,还不会骄傲,不会看不起别人。我不喜欢小柳树,因为他不会结果,还看不起别人。
       
          师问:那么,喜欢小枣树的请举手。全班齐刷刷地举手。
       
          师问:全班同学都喜欢小枣树,那么,请把为什么喜欢小枣树的句子划下来,再把为什么不喜欢小柳树的句子也划下来。
       
          学生纷纷批评小柳树的骄傲,夸奖小枣树的谦虚,最后学生读文本的理解是:学习小枣树的谦虚,不要学小柳树的骄傲。
       
          片段二:自由读文,认读生字词后,师问:“同学们,小柳树和小枣树分别长什么样呢?读读课文1-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想想。”
       
          学生找到相应的词句,理解小柳树很美,而小枣树很难看。
       
          师问:“小柳树对他的邻居有什么看法?”
       
          生答:“小柳树看不起小枣树,很骄傲”朗读有关句子。接着引导学生读5-8自然段,问:“秋天的时候,他们分别又是怎样的?小枣树是如何对待小柳树的?理解、诵读相关的语句。
       
          师问: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为什么?
       
          总结:是呀,老师也很喜欢小枣树,因为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没有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但是老师也喜欢小柳树,因为他长得美,老师喜欢一切美的事物。同时,小柳树还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相信此时的小柳树也学会了夸奖别人呢!想象一下,小柳树会怎样夸奖小枣树呢?引导学生在小柳树对小枣树的夸奖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北京》
       
          出示第一自然段:“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朗读后,提出学习要求:“课文哪些语句写出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划下来。”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理解相关的语句,偶尔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语句,如红墙,黄瓦,宽阔等。大多数学生都是读一两句话,,然后加上一句话,“从这里可以看出北京的美丽。”如此读读、议议、议议、读读,直到逐段逐句地讲完全文为止。
       
          对于北京的美,作者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展示的,天安门是庄严的美,立交桥是繁华的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的美又互相辉映,北京城古老中又透着浓浓的现代气息,这种美是有具体内容的,每一种美都应当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出美的特点,品出美的个性。如,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先整体读,读出哪几种景物?各自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几种景物放在一起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红墙黄瓦的天安门前是宽阔的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何等的庄严肃穆!又如第三段,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立交桥的四周是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又是何等的繁华与美丽!因此,防止情感贴标签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品位语言的个性,在咬文嚼字中体会情感的个性,任何一种离开语言的思想感悟都势必会产生口号式的空洞表白。
       
          4.低年级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古诗教学的朗读指导也要落在实处,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因素,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释疑或了解古诗大意,有时也不排斥对作者及当时的处境等背景资料的介绍,古诗意思老师一般不主动讲解,生字词要稍加点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简要回答,切忌逐句讲解。
       
          5.课后练习既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又要提倡合作和互相交流。如,遇到疑难可以向同学请教,或与同学讨论。做完后可以同桌或小组交换评价、订正。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再有的放矢进行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6:20 , Processed in 0.07973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