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语文上册]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黄河颂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1: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能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摇篮、哺育”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举一个例子说明黄河精神,或写几句小诗,赞美一条江河、一座高山。
  4.感受一往无前、勇敢无畏、博大宽广、扞卫祖国的黄河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龙的子孙,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找起源于哪儿呢?
  (学生可能回答是长江、黄河等)
  2.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的部落都在黄河流域群居,所以应是黄河两岸。
  3.(出示图片或录像)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4.出示课题:6  黄河颂  齐读课题
  5.黄河,源远流长,曲折蜿蜒。我们勤劳的祖先就在这黄河流域生活。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它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但是,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这块土地。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积极抗日,保卫祖国。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谱写了以保卫黄河为主题的《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其中的一首歌词,是由着名诗人光未然所写。
  二、初读诗歌,交流资料,激发情感
  1.听课文录音,说说听完这首诗歌后的感受。
  2.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在不认识的生字上做上记号。
  3.交流。
  4.黄河知识知多少。
  出示要求:
  (1)同学们在课前搜集关于黄河的资料、图片。
  (2)每位同学根据自己课前资料搜集情况,选择角色,可以做考官,可以做解说员,也可以做知识老人。
  (3)问答范围:黄河的地理位置、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沿途城市等方面。
  三、深入体会,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节,交流感受。
  (1)同学们,作者站在高山之巅,他所望见的黄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第一小节。说说你对黄河有什么印象?选用以下方式交流。
  ①我能用一首乐曲来说出我的感受……
  ②我能用我找到的资料中的一幅图来代表我的感受……
  ③我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的感受……
  ④我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
  ⑤我能用一首诗来概括我的感受……
  ⑥我能用朗读表达我的感受……
  (2)挑战朗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节,理解感悟。
  (1)《黄河颂》关键在于“颂”,作者如何歌颂黄河的?自由阅读,要求:
  ①朗读第二小节,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把第二小节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自主理解,完成阅读新体验第三题。
  ③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④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2)全班交流。重点为:
  ①理解带点的词语,本来指什么?在诗歌里是什么意思?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理解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通过举例说明。
  ③提供《黄河大合唱》音乐,配乐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节,深化激情。
  (1)朗读第三小节,理解带点的词语,本来指什么?在诗歌里是什么意思?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2)诗歌写了黄河的精神,并且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河精神更是多方面的,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3)有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1.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3.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
  (3)写几句小诗,赞美一条江河或一座高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16:53 , Processed in 0.04702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