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回复: 0

[期中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5 10: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期中考试结束了,但是成绩不是很理想。针对本次考试,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分析试卷
       
          这张卷子共有六道大题,基本上覆盖了学生前半学期学习的全部知识点,并且通过多种形式来考查,例如:填空,连线、计算等,题目灵活,难度适中,把学生平时最容易出错的题都体现了出来。可以说,这份卷子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教的情况。
       
          二、分析学生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孩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不规范
       
          拿起试卷,看起来孩子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
       
          2 学习习惯不太好
       
          不认真倾听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该错的题,因为没认真听老师读题而出错。在试卷中,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大致题意是:太阳的右面有()多云,左面有()多云,小房子的右面有()多云,左面有()多云。出错率较高。还有,就是第三题连线,明明强调用直尺连线,有一个孩子却在下面的相应的图形中写的字。马虎、大意、不认真思考是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第五题比一比中的第2小题:三(五)班有47人去春游,坐哪辆车最合适在最合适的下面打“√”。
       
          很多孩子在选择错误,原因是他没有认真的去理解“合适”,觉得47个人可以坐在40座的车上,没有座位可以站着!从这道题就可以看出孩子在平时是做题不认真思考。
       
          3、做题不灵活
       
          数学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学数学脱离了动手操作,从第三题比一比中第3小题就可以看出。用同样长的棒摆出一个长方形,需要用()根小棒,很多同学选择了4根,在考试时没有小棒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的就是一个正方形,所以说孩子们做题不灵活。
       
          4 理解问题太片面
       
          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求一共有多少或求还剩多少,孩子很容易列出算式,但遇到另一类减法应用题很爱出错。例如试卷第六题中的第1小题:
       
          “小华看书已经看了70页,还剩9页,这本书有几页?”
       
          如果让学生只说答案,所有孩子都能回答出79颗,但让列出算式,很多孩子列出70-9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理解问题太片面,没有明确所给条件和所求问题,没理解减法的真正含义。这也是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分析老师
       
          1、疏忽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干任何工作、任何事都要注意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孩子书写的规范、爱动脑筋的习惯、说话完整的习惯。通过这次考试,从第三题连线可以看出,虽然孩子大部分都连对了,很多孩子也用了直尺,但连线的位置有的还不太合适,看起来不太美观。这也是我以后教学要注意的细节。
       
          2  使数学生活化,提供变式练习,多拓展
       
          (1)《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数学课堂走向生活,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从本试卷看,很多问题都是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2)在平时要多给孩子提供变式练习。例如本次考试有这样一道题: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
       
          我们还可以这样问:
       
          “个位上是5,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1,这个两为数是( )?”
       
          ……
       
          (3)我认为,老师的教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会”更要注重孩子的“会学”、“会用”。试卷第一题【把6个数字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带给我很大的思考,这种题型在平时不少讲过,虽然出错率较小但是其中的“大于号”“小于号”的书写错误很多。孩子年龄小,思维不灵活,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时多拓展。两个数可以比较,两个算是可以比较,多个数、多个算式也可以按顺序排列起来。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带给我的思考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上出现的问题。同时,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22:35 , Processed in 0.07263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