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6|回复: 0

案例:去游泳馆的路上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大班小朋友每周都要参加两次少年活动中心的游泳训练,从幼儿园步行到游泳馆需要近20分钟的时间。小威一路上总是耐不住寂寞,时不时地揪一揪前边女孩子的小辫,拽一拽别人的书包,弄得周围的小朋友纷纷“告状”,影响了队伍的正常行进。
  显然,对小威这样活泼好动的孩子,硬性要求是无效的,所以我有意识地将他安排在与我同排的位置上,以便随时引导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一天,又是去游泳馆的路上。我和周围几个小朋友商量:“咱们玩个连词游戏,好吗?”小威听罢,马上拉着我的手催促我快开始。为了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我选择了他平时最喜欢的“车”这一话题,请他说说在马路上行驶的有些什么车。慢慢地,我们离开了“车”话题,难度也随之加大了,但他仍然对答如流。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达了游泳馆。
  这以后,我经常在去游泳馆的路上,引导幼儿认识社会,认识周围事物的变化。
  有一次,一个孩子发现白杨树开花了,这立刻引起大家的联想。有的说:“这些白毛毛好像是从老天爷的毛衣上掉下来的。”有的说:“这好像是白云洗澡时落下的肥皂泡。“孩子丰富想象力真是令人惊叹。
  又有一次,一个孩子的发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咦?这棵松树的树干怎么白一块、绿一块的?你们说这像不像解放军叔叔穿的迷彩服?”我马上抓住这一话题问道:“解放军叔叔为什么要穿像树干颜色的衣服呢?”于是,孩子们又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生活就是课堂。只要我们把握住机会,就可以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评析
  雷老师积极利用周围事物进行随机教育,不仅扩展了教育空间,而且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1.根据幼儿的需求,在幼儿的兴趣点上生成语言教育的内容
  在小威一路东拉西拽的行为中,雷老师发现他的内在需求是要摆脱没有意思的行走,于是她利用小威对车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使他们获得了愉快的体验,而且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周围环境直接作用于幼儿丰富幼儿的语言
  教师利用沿途环境,引导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事物的新变化,引发联想,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表达兴趣。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5:19 , Processed in 0.08573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