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浅谈孔子教育人一生的格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4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五岁就有理想立志于学习圣贤的思想和行为。立志(立:建立,志:上士下心,意曰:要在心地上建立士大夫的观念与为人处世。)
       
          三十而立:孔子从十五岁到三十岁阅读了大量古圣先贤的著作,特别是周公。在这十五年中,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在三十岁那年,对古圣先贤的所思·所想·所行,结合实践。给自己带来无比的喜悦与快乐,已经达到毫无疑惑的境界。
       
          四十不惑:经过了十年认真努力的实践,孔子对物欲享受已经到了毫不迷惑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常常赞叹颜回说:一饮一瓢食,回也不改其乐。何况是用违背良知的方法去占有他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一念私欲,这是学习圣贤所不会做的。人活在世上不可能离开群体而独立生存,人人需要相处与沟通,那么如何相处与沟通就显得多么重要。成语曰:仁者无敌,仁字(单人旁表一个人,二表多)如果自己在与人相处与沟通时,懂得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那么自然就没有敌对。
       
          五十知天命:又经过了十年坚韧不移的实行,孔子通达一切人·事·物的前因后果。所谓: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念头。什么样的念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后果。佛经云:菩萨畏因,凡夫怕果。意曰:有智慧的人看到事情开端就已经知道事情后果,明白人害怕结果给自己带来了痛苦,所以他们不敢胡作胡为。而贪婪的人明知故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心存侥幸而铸下大错,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将自己往火坑里推。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云: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机缘成熟,马上就报。
       
          六十耳顺:又经过了十年不断的修持,即使有人对他辱骂·毁谤·轻贱·欺骗·恶口·称赞·取笑,孔子内心都不为所动,何况与人计较。
       
          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不断的行持,孔子的所思·所想·所行,已经完全符合圣人的标准。即:仁·爱·和·平·信·义·忠·勇·孝·悌·廉·耻。后人也给孔子评出五德:温·良·恭·俭·让。这就是孔子快乐学习的一生,随心所欲不逾矩。如果自己想远离人生的痛苦,只有学习圣贤人的思想观念和为人处世,依靠圣贤的理论方法,真心实意的学习与实践,这样自己才能真正远离人生的痛苦,这样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圣贤的大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5:42 , Processed in 0.07194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