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5|回复: 0

案例:音乐时间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儿,可以用“等待”理解幼儿的行为,如创设环境,进行真正的教育,即是使师生都能产生愉快体验的教育,既不影响活动的进行,同时也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逐步建立规则,直至遵守规则。
  每次孩子们一进午睡室就各自忙自己的事。可有的孩子在午睡室里玩;有的趁机和同伴吵闹,老师则忙着维持秩序,一团糟……
  于是,我尝试播放一些歌曲,并告诉孩子们:音乐停止,你们应该做完一些事,在床上睡觉。磁带一面音乐后,孩子们又忙开了,自己管自己,吵闹的现象也减少了。等到大半孩子都躺在被窝时,我就把音量调小,那些孩子就变成欣赏音乐,而动作慢的孩子也会加快速度。不一会儿,音乐停了,午睡室一片安静!
  反思:
  1、进入情境,获取愉快的情感体验。孩子好动,自控能力差,往往管不住自己。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形式,孩子会对此反感,像音乐时间,在创设的音乐情境中,孩子欣赏着优美的音乐,身心愉快,通过自身的积极情感体验,轻松地进入到做午睡准备工作的环节中,同时从中意识到活动内容及规则,即进入午睡室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2、用“等待”,逐步建立规则。规则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是一种手段,它可因人而设,因人而废,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教育机智,用人文主义精神的眼光考虑问题。尤其对于规则意识较差的
  幼儿,可以用“等待”理解幼儿的行为,如创设环境,进行真正的教育,即是使师生都能产生愉快体验的教育,既不影响活动的进行,同时也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逐步建立规则,直至遵守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02:35 , Processed in 0.0695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