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回复: 0

案例:“笑声”中的忧丝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孩子,创设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会收获关爱的生活。
  在午餐时间里玲玲突然呕吐起来,桌上都是呕吐物。一些孩子看到后都捂着自己的鼻子,嘴里说着:“真臭,真臭!”;有的孩子则笑起来。这时,我忙轻拍玲玲的脊背,待玲玲停止呕吐后,我问孩子们:“刚才玲玲为什么吐了?”“可能生病了。”“你们生病时,感觉怎样?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我上次生病很难受,妈妈就照顾我。”这时,平平、奇奇走过来学我刚才的动作,有的孩子去拿杯子放上水让玲玲漱口,还有的拿出手帕给玲玲擦嘴。
  思考:
  同情是个人由于他人的痛苦或不辛而引发的移情反应。让幼儿学会同情、学会关心他人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只有认识到他人的状态才能产生同情,而这必须建立在让幼儿学会认识别人的情绪状态,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之基础上。
  案例中的“呕吐事件”幼儿刚开始的表现让人担忧。但教师却从中寻找到了教育契机,以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幼儿应该关心同伴,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因为榜样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的特点,许多无法用语言让幼儿理解的东西,榜样却能轻易让幼儿通过模仿来学会。因此教师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面前树立好的榜样,如呕吐时及时安慰等,幼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底,在内心深处奠定了同情和关爱他人的情感基础。
  其次,教师让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去体会别人生病后的心情;随之提示幼儿要把关心别人的想法付诸行为。这样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一旦幼儿中出现富有同情心的行为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相信孩子,创设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会收获关爱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1:09 , Processed in 0.0741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