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回复: 0

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 拒绝教育“冷暴力”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7: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绿领巾、红校服事件余波未尽,最近又闹出个“三色作业本”。批评声中,孩子们得以摘下绿领巾,脱掉红校服,上交了三色作业本。教育部门和学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一切就该这样结束吗?
              如果一所学校发生了踩踏事故,大家都会意识到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避免事件对孩子们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然而,最近的这几件事之后,却不见教育部门有这样的安排,而舆论也鲜有提及。
              差生戴上绿领巾、优生穿起红校服,对此流传甚广的评价是:教育暴力。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 “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 “冷暴力”。那么,作为暴力的对象,学生无疑就是受害者。不同于受诸肉体的校园伤害事件,这种“冷暴力”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更为隐蔽,伤害也可能更为长久。但遗憾的是,大家以为学校改变了做法,学生受到的影响也就烟消云散了。
              忽视不良政策、管理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这是近年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谁去关心过,那些被学校安排当礼仪先生、礼仪小姐的学生,在寒风中迎来送往时的所思所想吗?有谁去关心过,那些被学校以“顶岗实习”名义当作低廉劳动力的中职生?在事情败露被安排回校之后,他们该如何走出阴影?有谁去关心过,那些在学校“竞选贫困生”的安排之下,不得不走上讲台向同学展示困窘的学生,又该怎样独自消化压力?而就在眼下,那些当初按照学校的要求穿上了红校服的学生,一夜之间,学校又让他们脱下红校服。学校是否给出过合理的解释,而孩子能理解这种变化吗?
              凡此种种,其实是粗暴教育管理方式的延续。如果,学校管理充满人性化,尊重每个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会有人格上的优劣之分,不会被贴上“红绿”标签。如果,这样的不良做法真的出现,负责任的教育者们,除了反思检讨之外,还会考虑到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我国大中小学生,不乏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抑郁、焦虑,这甚至导致一些学生走向极端。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教育管理的不善,以及其后教育的不作为而导致?现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快速改变错误做法,但问题并没有实际解决。只有这些学校主动想到启动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才能看到真正改变的希望。
              对此,肯定有人说我是异想天开。在我国的中小学里,有多少学校配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就连大学,做到这一点的也不多。如果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那也往往是班主任或者教导主任找孩子们谈谈话。这样的“心理辅导”,无非就是又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能起到多大作用,真不好说。
              我国的校园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相关的心理课程,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这反映出教育工作的缺失——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强调所谓的“成功”,而对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普遍漠视。恰恰是这种漠视,让各种“冷暴力”事件,频繁在校园里发生,令学生的身心均受影响。
              近年来,这一局面在少数学校得以改观,增加了心理课程,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班级配备了心理委员,也出现了心理社团,但更多的学校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对于大家已经发觉的学生问题,诸如为人自私,缺乏责任心,往往只能采取应急措施,比如开个讲座、搞次活动,这显然起不到多大效果。
              当一所学校真正关注每个孩子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那么,任何学校管理措施的出台都会预估其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管理规则中体现教育和人文的理念。最近,人们热议北大硕士对父母实施家暴,大家热衷于将他和授予学位的北大联系在一起。其实,他出现今天这样的行为,并非北大一校的责任。所谓百年树人,他成长的环境,点点滴滴都是影响。因此,教育者们应深感责任重大——每一个细小的教育举动,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3 18:47 , Processed in 0.05393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