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鼓励孩子的8个妙招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7: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并不懂得鼓励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包揽一切、代而行之,就是让孩子回避困难、令其停止困难的活动;在孩子感到痛苦时,百般慰藉。想方设法去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在孩子获得成功时,只知道一味赞许和表扬,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到处夸奖。其实,这只能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正视和应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切事情。而这无论是对于能力的增长和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鼓励。通过鼓励,孩子可以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在遇到困难或遭受到失败时,是可以承受住创伤和挫折的,从而使心理上得到平衡,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鼓励孩子呢?不妨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激励
           
              激励可诱发孩子的自尊心,能满足孩子的好胜欲望。如孩子怕麻烦,不愿自己动手穿衣服,父母就可以这样激励孩子:“隔壁的小弟弟自己都会穿衣服,难道你反而不如他?妈妈比你现在还小时,就自己穿衣服了,你一定比不过妈妈吧?”以此来激发孩子的要强心理。
           
              二、催促
           
              催促能使孩子的愿望变为行动,加速愿望的实现。如孩子喜欢扫地却又无实际行动时,父母就可以在晨起饭后催促孩子,提醒并推动孩子去扫地:“你不是说会扫地吗?来,现在就来扫地,让妈妈看看,到底扫得干净不干净?”这样,即使孩子十分不愿意,也会在妈妈的多次催促下去做事。
           
              三、劝说
           
              劝说可以使孩子懂得道理,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如孩子不愿学习简单的计算,怕做算术,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学会了算术,你就会准确地分苹果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出去买东西,也会知道该找多少钱了。”使孩子懂得其重要性,心甘情愿地去学习。
           
              四、提供事实
           
              提供事实能使孩子信服,有所遵循。如孩子怕黑夜,父母就对孩子说:“奶奶不是一个人在隔壁屋子熄了灯睡觉吗?昨天妈妈带你到姥姥家去,爸爸也是一个人夜里在家睡觉的。”以事实消除孩子对黑暗的恐惧。
           
              五、适当慰藉
           
              适当慰藉可以防止孩子在失败时失去信心,使其挫败的心理得到补偿。如孩子不小心打碎杯子后很懊恼,就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小时候也有不小心打碎杯子的时候,只要今后留意些,杯子就不会打碎了。”又如孩子想学一首歌又始终学不会,就可以说:“慢慢来,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学会,多唱唱,以后一定会学会。”以使他们保持和增强信心,消除他们以为只有自己遇到了逆境的心情。
           
              六、接触实践
           
              接触实践能使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增加勇气、增强毅力。如孩子在儿童公园里不敢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玩滑梯,父母就可以扶着孩子从扶梯的中段慢慢往下滑。孩子在接触实践后,胆子就会逐渐大起来,最后也就会自己一个人从高处往下滑了。孩子怕见生人,就可以常常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串串门,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七、协助
           
              协助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定的困难,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但协助的目的是为了不协助,当孩子有信心和决心时,就应该逐渐退出,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孩子刚上学时不敢一个人去学校,父母就可以陪他们去,以后逐渐缩短陪同的距离,直至让他们独自去学校,使他们有一个适应困难和克服惧怕心理的过程。
           
              八、直接要求
           
              父母对孩子做某一件事提出直接要求,可以使孩子在未产生紧张、恐惧、被动等“防范”心理之前直接付诸行动,以减少心理压力。如要求孩子洗手帕,洗袜子:“妈妈洗衣服,你来洗手帕、袜子。”或要求饭前孩子搬凳子、拭桌子、分碗筷,或端饭给爷爷奶奶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5 22:06 , Processed in 0.06066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