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回复: 0

“北大实推公示”:一份缺少惊喜的答卷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6: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名单近日终于揭开面纱,出炉公示。从名单来看,入选的90人固然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似乎并没有给人带来惊喜,相反,还让一开始就对此充满期待的人有些失落与困惑。
      此次公示的信息包括地区、中学、校长姓名、学生姓名、中学推荐程序、推荐理由等,内容上算是比较完整。在推荐程序上,各中学都下足了功夫,制定实施办法,普遍成立由校领导、年级组长、教师代表、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门推荐评审委员会,有的还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和媒体参与,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推荐的公正与透明。
      这些被推荐的学生,成绩优异仍旧是“基本标准”,很多学校的推荐标准都是按申报学生综合成绩排名,或者参考奥林匹克和各学科竞赛成绩,以分数论英雄。某中学虽然明确提出按照“先特长,后成绩”的顺序排队,但是四名学生的入选理由依旧都是“总成绩名列校文科年级第一”、“学习一直处于年级领先地位”等。人们预期的所谓偏才、怪才,在推荐名单中似乎难觅其踪。真如校长们所言,推荐生中的大多数即使不通过推荐和降分录取,依他们“名列前茅”的成绩,高考正常发挥恐怕仍能迈进北大校门。从这个角度来说,倒让人有些为真正需要推荐的学生失去良机而感到惋惜。
      而最富于争议甚至有些“雷人”的,莫过于学校给每位入选者所下的推荐理由。从字面上看,充斥“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等定性描述,缺乏个性,严重雷同,有些把姓名置换一下亦无不可,从中难以看出被推荐者的个性与能力。这些我们打小就熟悉的通行评语,不知道是出于部分校长和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过于肤浅,还是因为受了以往评价学生的俗套与公式的影响。有的评语甚至有些搞笑,让人莞尔。除了三人共用一模一样的评语外,还有像“个头不高”、“气质优雅,性格稳重”、“情绪稳定”、“他曾很动情地说‘能为班级做一切事’”等等……真不知这些特点与上北大有何干系?
      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初衷,本在于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无可否认,在现有条件下,像有的校长感叹“非不能也,实不敢也”那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确实很难;想在名单中找到“吴晗”或“钱钟书”的影子或许有些期望值过高。但尽管如此,人们对此项改革仍然怀有近乎苛求的期望,期望看到这一探索从一开始就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相应的选拔程序、诚信体系和监督制度,从而真正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一股清新空气。
    论坛链接:http://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254222&page=1&extra=#pid331889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3 20:45 , Processed in 0.03971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