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1

博士的遗产(超级侦探系列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3 13: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2
                                      丁博士在自己家被人开枪打死。独自住在郊外的丁博士尸 体是在第二天早上帮工赵妈发现的。尸体倒在书房正中央,胸 前中了一枪。带着灯罩的电灯从天花板垂下,80瓦的白炽灯 还亮着。丁博士穿着礼服,恰恰倒在灯下。
      窗户关着,窗帘也拉着。在窗帘和玻璃上有一个弹孔,死 亡时间推定为昨晚9点左右。侦查科长老赵和助手小王奉命赶 到,环视整个房间。当地治安队长把情况作了简略介绍:"犯 人是从院子对面的杂树林里开枪的,距离约40米,一枪命 中,枪法确定不错。根据这点,不久就可找出犯人。"
      老赵却提出疑问:"黑色窗帘的布料很厚,即使屋内开着 灯,室内的人影也映不到外面去,而且,丁博士是在电灯下方 被击中的,他的影子更不会映到窗上。那么,犯人究竟怎么瞄 准射击的呢?难道是偶然被打中的吗?
      赵科长的疑问,治安队长无法解答,只得答应天黑时做一 下试验。这时,赵科长看见房门旁的电灯开关,便试着按了 两、三下,书房的电灯一亮一灭没什么异常。
      经过试验,证实了赵科长的疑问。"从窗帘缝隙处,仍 可知室内是否开灯,然而,罪犯只一枪便命中了他,的确是 个神枪手,也许罪犯非常自信瞄准了。"治安队长感到有些奇怪。
      "已大致知道犯人是谁了吗?"老赵单刀直人地间。 "有两名重大嫌疑犯,即丁博士的两个侄子,利明和利 祥。博士现在是独身,又没留遗嘱,遗产将由他们两人各自继 承一半。博士有相当一笔遗产。"
      接着便询问了利明和利祥。由于没有确凿证据,无法定 案。实际上,案发的当晚,两人在叔父家共进晚餐。之后,3 人在书房隔壁的起居室里谈话。据说8点30分的时候,利明 和利祥回家去了,而帮工赵妈已于7点30分先走。此间,两 个侄儿分别都进去过书房一次。先是利明在闲谈中,博士的烟 抽完了,他迸书房去取。临走之前,利祥从书房里借了书后回 去的。其间,丁博士一次也没迸过书房。这些,刚才利明和利 祥都作了证词,而且丁博士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然后关上 门。不料进入书房后被射杀。第二天早上案发时,他家门还紧 关着,呈密室状态。
      再说,两个侄儿住在各自的公寓里。据他们说,在叔父家 前告别后,一个向左,一个往右各自回去了。赵科长想到这 里,闭目沉思着。片刻后,赵科长突然睁开眼睛,对治安队长 说:"据赵妈讲,发现尸体时,书房里的电灯还亮着?" "是的,电灯亮着。" "那我知道谁是凶手了。犯人是巧妙地利用电灯狙击博士 的。"
      那么,根据赵科长的推理,真正的犯人是两个侄子中的哪 一个?
      点击下页查看答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13 14: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12
                                   
      罪犯是利祥。他从叔父家回去前,最后进入书房,这便是 证据。
      他从书房出来时,关上灯头上的开关,或者摘下电灯泡。 侄儿走后,博士进入书房,他按下墙上的开关,电灯不亮。于 是,他便去打开灯头上的开关,或者换上新的灯泡,把电灯弄亮。这时,不管怎样,博士都站在电灯的正下方。所以,从书 房的窗户看到电灯亮的瞬间,被害人肯定在电灯的正下方,即使窗上没映出影子,罪犯也能瞄准射击。当然,书房的电灯在 什么位置,则是事先已测定好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7 01:38 , Processed in 0.0584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