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2010年高考作文时鲜素材——屡打屡开的黑诊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954
发表于 2016-8-12 22: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病难、看病贵,很多人就会想到大医院人满为患,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黑诊所。就在北京这个大医院集中城市,存在大量黑诊所。据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调研显示,全市有7个区26个重点街道和乡镇累计出现1000多家“黑诊所”。它们共同特点是:环境差、卫生条件不达标,医生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就是这样黑诊所却屡打屡开。那么,黑诊所存在社会土壤到底是什么?屡打屡开背后折射怎样社会现状呢?
  记者在北京市近郊东营村看到有四家没有执业许可证诊所在营业。这些黑诊所环境简陋,居住、吃饭、诊疗在同一间屋内,连基本卫生条件都达不到。诊所内所谓医生大多没有行医资质。
  资料显示,2008年北京卫生监督部门取缔黑诊所3300多例,其中3%的黑诊所出过致残致死事故。2009年初至今,北京市共发生6例未登记医疗诊所致死事件。
  面对问题重重黑诊所,前来看病患者却络绎不绝。记者看到,东营村紧邻建筑工地,周围有三四千外来务工人员。东营村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下班时间早,对农民工来说不是很方便;而大医院由于存在总体收费高、药价贵、离工地太远、手续复杂不方便等问题,很难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黑诊所存在反映出一种社会无奈:它为低收入就诊者提供基础、廉价医疗服务,低收入人群成为“黑诊所”固定客户来源,双方各取所需。这样一个畸形就医链条反映出公共医疗体系供给不足和医疗水平失衡。除了持续打击和理顺举报渠道外,加大公共医疗体系供给,平衡并提高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才是彻底解决“黑诊所”问题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7 15:50 , Processed in 0.0597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