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诗歌鉴赏] 描写秋雨的古诗——《减字木兰花》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清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译文: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这首诗写出了少女的娇羞万状的模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未见其人,先观其色,脸色红晕,如“一朵芙蓉著秋雨”,比喻妙不可言“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写活了怀春少女的独特表现。“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细声细语,又担心人家听不见,只用双眸凝望,脉脉含情。“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欲诉而没有倾诉对象,所以,只能借“叩玉钗”的动作来掩饰。整首诗将怀春少女的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深得宋人词之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10:44 , Processed in 0.07664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