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名著导读] 国学大师—— 周建忠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情况
  周建忠,1955年生,江苏靖江人。1978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中文系。1990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2001年通过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招生考试,攻读博士学位。现任南通师范学院副院长。
  二、出版著作
  1、《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
  2、《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
  3、《楚辞评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
  5、《兰文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6月版;
  6、《楚辞学通典》(与汤漳平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
  三、发表论文
  1、《〈楚辞〉“兮”字的意义与作用》,《文史杂志》2002年第3期
  2、《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屈原放逐问题证辩》,《南都学坛》2002年第4期
  4、《〈九歌〉要籍解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
  5、《屈原“自沉”的可靠性及其意义》,《云梦学刊》2002年第6期
  6、《宋代楚辞要籍题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6期
  7、《应从风格推王者──兰与儒学传统中的人格定位》,澳大利亚《大洋时报》2002年9月19日第2版
  8、《〈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
  9、《〈天问〉要籍解题》,《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0、《〈离骚〉“求女”研究平议》,《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全文复印
  11、《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复印
  12、《楚辞典籍研究》,[日本]《曙光》2000年第11期
  13、《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兼论屈原生平研究的困惑》,《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0期摘录
  14、《楚辞课题研究史》(八),《云梦学刊》2000年第3期
  15、《楚辞课题研究史》(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16、《猗猗九畹易消歇 奕奕百亩多淹留──兰花栽种历史考述兼释〈楚辞〉之“兰”》,《东南文化》2000年第9期
  17、《论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抗日战争时期的楚辞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2期
  18、《“兰意象”原型发微》,《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9、《近二十年楚辞研究的回顾及反思》,[台]《中国国学》第二十六辑,1998年11月版
  20、《千古离骚有馨香──关于楚辞研究的跨世纪思考》,《社会科学报》 1997年3月20 日第4版
  21、《屈原与陶潜漫议》,《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6 期,收入《屈原文化研究论文集》,湖北省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1997年7月版
  22、《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
  23、《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12期全文复印
  24、《文化人类学的考古报告──萧兵的楚辞研究与弗莱的原型批评》,《淮阴师专学报》1996第4期
  25、《〈楚辞〉黄昏意象原型发微》,《云梦学刊》1995年第2期;收入《楚俗研究》第二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12月版;收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8月版
  26、《当代楚辞学者简论》,《云梦学刊》1994年第2期
  27、《楚辞课题研究史》(六),《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6期全文复印
  28、《自学专攻 别开生面──何光岳楚辞研究述评》,《吉首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全文复印
  29、《我是这样走上研究屈原之路的──〈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写作甘苦谈》,《社会科学报》1993年7月29日第2版
  30、《楚辞课题研究史》(三),《求索》199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全文复印
  31、《一九九一年国内楚辞研究平议》,《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5期全文复印
  32、《当代楚辞著作评论平议》,《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全文复印
  33、《一九九一年楚辞研究平议》,《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6期
  34、《新文化史派、新还原论研究的总结之作──从“萧兵”现象看萧兵新著〈楚辞的文化破译〉》,《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全文复印
  35、《楚辞课题研究史》(一),《泰安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4 期全文复印
  36、《金开诚的〈楚辞〉研究论析》,《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3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十四年(1978-1991)复印“楚辞学”论文分析研究》,《高校社科情报》1992年第3期
  38、《当代楚辞学漫议》,《中州学刊》199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8期全文复印;收入《楚辞研究》,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版
  39、《一九九0年国内楚辞研究平议》,《泰安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6期全文复印
  40、《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鸟瞰》,《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41、《当代楚辞学术会议概论》,《绥化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全文复印
  42、《卓行伟词 辉耀千古──读屈原绝命诗〈怀沙〉》,《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第4期
  43、《综合融通 高屋建瓴──汤漳平、陆永品〈楚辞论析〉评介》,《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44、《出入中西 纵横古今──毛庆〈屈骚艺术新研〉评介》,《江汉论坛》1991年第3期
  45、《中国屈原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述评》,《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全文复印
  46、《交叉 渗透 拓展──“当代楚辞学”发展纲要》,《南通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5期全文复印
  47、《〈离骚〉题意解说类览及反思》,《文史哲》199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全文复印;《山东社会科学情报》1991年第1期全文转载
  48、《屈原: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社会科学报》1990年8月23日第2版
  49、《白雨斋论词的楚辞尺度》,《学术交流》1989年第5期
  50、《曹植对屈赋继承与创新的动态过程》,《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12期全文复印
  51、《再现与扩张──论屈原抒情模式》,《南通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52、《元代楚辞学论纲》,《南通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1期转摘
  53、《困难?突破?超越──新时期屈原研究述评》,《云梦学刊》1989年第1期
  54、《元代散曲“嘲讽屈原”通论》,《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文学遗产》1989年第5 期转摘;收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8月版
  55、《试论才子佳人小说婚姻观念的演变》,《南通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5期全文复印
  56、《读谢疑考》,《南都学坛》1988年第2期
  57、《“伯夷”通考──兼释〈楚辞〉〈史记〉有关疑义》,《喀什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
  58、《批隙导窾 力探奥秘──戴志钧〈读骚十论〉评述》,《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2期
  59、《楚怀考论》,《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60、《论延之之狂》,《烟台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
  61、《说“都”》,《学术论坛》1985年第6期
  62、《“椒兰”辨──兼论〈离骚〉之香草》,《许昌师专学报》1985年第4期
  63、《论颜延之的文学创作》,《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5年第21 期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6年第2期转摘;《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6)摘录介绍;收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8月版
  64、《论〈观沧海〉之“观”》,《沈阳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65、《占卜?降神──读〈离骚〉札记》,《南通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66、《“二谢”的人品与文品》,《学术论坛》198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年第12期全文复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4 )摘录介绍
  67、《〈国殇〉祀主辨》,《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武汉师范学院《中学语文》1983年第10期转摘
  68、《〈离骚〉题义集解》,《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3-4期
  69、《也谈屈原的思想──与李凤仪先生商榷兼谈以诸子研究屈原思想的得失》,《克山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70、《关于〈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解》,《四川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
  71、《取譬引类 触物起情──试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头的起兴》,《辽宁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
  72、《〈荷花淀〉描写人物的特色》,《辽宁师院学报》1979年第5期
  73、《评〈园丁之歌〉中俞英形象的塑造》,《扬州师院学报》1977年第5期
  四、研究课题
  1、独立完成的《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江苏省委“333工程”研究课题;
  (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2、参与主持的《楚辞学文库》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2)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
  3、主持的《新世纪高等师范学院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
  (1)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2)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4、《中国当代楚辞研究史》入选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5、《屈原模式与民族精神》入选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6、《中国当代楚辞学者评传》入选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7、《楚辞传播学》入选省高校文科科研项目
  8、《屈原生平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五、主编高校教材
  1、《大学语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2、《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5、《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6、《中国古代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六、获奖等荣誉
  1、江苏省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85年);
  2、获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三等奖(1994年);
  3、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年);
  4、中国屈原学会十年屈学研究一等奖(1994年);
  5、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995年);
  6、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6年);
  7、南通市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1996年);
  8、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
  9、评为江苏省委“333工程”专家(1998年);
  10、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
  11、主持的《本科选修课程建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
  12、获南通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
  13、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年)。
  14、中央电视台聘为《天下第一香――兰花》(上、下集)特邀嘉宾(2002年)。
  七、社会兼职
  1、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
  2、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3、江苏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
  4、江苏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
  5、江苏省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中文组成员;
  6、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专家;
  7、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8、南通市文联副主席。
  八、出访经历
  1、任江苏省师范教育代表团团长,率25人赴澳大利亚、香港、澳门考察、访问(2000年);
  2、赴香港中文大学出席“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作大会学术演讲(2000);
  3、参加教育部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考察美国联邦教育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200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06:55 , Processed in 0.0714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