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名著导读] 风格流派介绍——阳湖派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当桐城派散文在文坛影响极盛之际,阳湖文人恽敬、李兆洛,武进文人张惠言(阳湖、武进二县皆属今江苏常州),接受桐城派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张,世称阳湖派。
  恽敬本好先秦法家和宋代苏洵的文章,李兆洛、张惠言本治汉赋和骈文。他们接受桐城派的主张,致力于唐、宋古文,但张、李又主张文章要合骈、散两体之长;恽敬又主张兼学诸子百家。恽敬说:“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其高下远近华质,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不可强也已。”(《大云山房文稿二集》自序)想以此补救桐城派行文单薄和思想上专主孔、孟、程、朱的弊病。他对桐城派作者有不满,如评方苞文“旨近端而有时而歧,辞近醇而有时而窳”(《上曹俪生侍郎书》),评刘大□文“字句极洁而意不免芜近”(《大云山房言事》),评姚鼐文“才短不敢放言高论”(同前)等。但他自己的文章,也有比较驳杂和矜饰的缺点,不如桐城派那样雅洁自然。阳湖派的主张,不象桐城派那样拘谨狭隘;他们的作品,与桐城派互有得失、短长,并不能真正超越桐城派。由于恽敬、张惠言曾受桐城之学,故文学史家也有把阳湖派看作是桐城派的旁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3 01:23 , Processed in 0.0696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