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回复: 0

[国学文化] 小学新语文:有才学就能金榜题名吗?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东学堂语文的教学理念“新语文”,正是要帮助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多关注一些、多想一些,产生全新境界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我们也特别开辟了“学点儿新语文”栏目,每期邀请不同的老师来发现生活中的知识点,引导我们懂得学以致用,帮助更多的学员和家长朋友们,回到生活中,“学点儿新语文”。
       
          【有才学就能金榜题名吗?】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是金榜题名是那么容易的吗?
       
          他,41岁中举人,42岁考进士落榜,43岁考进士又落榜,46岁考进士,终于考中。他51岁那年方才做了一个县尉,什么是县尉呢?就是去具体执行县令安排的事物的人,是一个很小的官。不过,按照当时“五十少进士”,也就是50岁考中进士还很年轻的说法来看,他这算是早的。可是他享年64岁,也就是说他也就当了十几年的官。
       
          如果这个勉强称得上早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人。他17岁开始考童子试,20岁考取童生,之后一连参加了8次乡试皆落败。已经41岁的他放弃了科举这件事,换言之,他最终也只是一个秀才,他把最美好的年华都花在科举上。
       
          这个人还不算什么,还有一个人,他的一生都基本走在在科举之路上。他,19岁开始考童子试。21岁、23岁、32岁、35岁、47岁、50岁、62岁,先后七次乡试,次次不中,其中还有两次犯规,险些有牢狱之灾。直到72岁才勉强考了一个贡生,享年76岁。从他开始参加考试开始到他考取贡生为止,他的科举之路历时54年,半个多世纪啊!
       
          这些人屡战屡败是因为才学不够好吗?正好相反。
       
          第一个人,人称诗囚,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他曾经写有一首诗非常著名:《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没错,这个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就是这样一个人,46岁才中进士,可即便如此,他本人还是十分高兴,留诗一首: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二个人,6岁学诗,8岁学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一时,真可谓神童也。后来,他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他就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剧家和军事家徐渭徐文长。可就是这样的神童才子,连古代高考的门槛都没有碰到,终生只是一个秀才。他的心情自然不会有孟郊的春风得意。他是这么概括自己的生平的:
       
          题墨葡萄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珠”无卖处,写出了他的怀才不遇,“闲”字看似闲适,其实是无奈万分啊!
       
          第三个人,他没有孟郊的诗名,也没有徐渭那么多的“家”。他最主要的成就只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不巧那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聊斋志异》。他就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我想没人会怀疑他们的才学,那为什么他们总是屡试不第呢?想来应该是只顾着钻研学问,忽略了科举也是需要钻研的。结果空有知识满腹,不会学以致用。若是古代也有一年高考冲刺,专门针对高考学习答题技巧。金榜题名就不会只是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 16:12 , Processed in 0.04912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