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回复: 0

[电影推荐] 不能忘却的儿童电影:中国篇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陆部分:
  《小兵张嘎》
  这个电影,父母小时候看,有了我们陪着我们一起看,我们有了子女后又陪着子女看,一部儿童电影能够影响数代观众,似乎也只有这部《小兵张嘎》了,不论情节编织如何,不论演员表演怎样,更不会考虑摄影等等因素,就是百看不厌,即便情节和对白都能够倒背如流也是一样能够让其霸占住当前的电视屏幕,要说中国第一儿童电影,舍此其谁?
  《闪闪的红星》
  论电影的影响力,本片绝对不输《小兵张嘎》,同样是一代又一代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的作品,还有那句永远牢记的“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样的电影如今再也难寻觅。同样是不需要去考虑任何技术性问题,就是不能掩盖作品的魅力,相比《小兵张嘎》本片更是贡献了几首百听不厌的歌曲,比如说李双江大爷的《红星照我去战斗》。
  《红孩子》
  这个电影的印象说实话是不太深了,但永远不能忘记的是从中传出的那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声是属于童年永远的记忆,已经完全超越了其作为电影主题曲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何况和lightwing同龄人中很多看到电影的时候都是在学会唱歌之后。“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熟悉的歌声仿佛又回响在了耳边,时刻提醒着自己。
  《下次开船港游记》
  改编自已故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童话《下次开船港》的童话电影,作为诞生于1984年的作品应该说是属于大制作范畴,当中很多特技镜头的运用虽然现在看来很幼稚,但在当时则属于高新技术的凝集,这也是lightwing很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为数不多的儿童电影之一,更是小时候和同学朋友之间的谈资,虽然相比原著改动不小,但终归还是值得重温的儿童电影佳作。其实如今迪斯尼要是选择翻拍电影的话,本片题材才是最适合的,正好能够同时满足老美的猎奇欲和特技欲。
  《霹雳贝贝》
  应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电影,当时在孩子们心中的影响力可以说已经到了如果没有看过电影就无法在同学中间抬头的程度,电影现在重温仍然感觉很有意思,毕竟其中融入的那些喜剧元素能在当年让肚子几乎笑破放到如今也不能逊色太多。但是科幻电影总是会有制作技术的局限,所以本片和《下次开船港游记》一样放在如今观看会有特技效果漏洞百出的问题存在,不过似乎这些还不构成是影响怀旧的因素,怀旧要的是当年感触的重现,不看现在。
  《自古英雄出少年》
  国产功夫电影年代少有的儿童题材,当中延续的仍然是国内功夫片一贯的真功夫硬桥马但忽略视效以及美感的路线,毕竟当年国内功夫片中还不存在武术指导乃至动作导演这个行当,更是不存在徐克这样天马行空的鬼才,所以始终发展上屡屡无法突破瓶颈的局限,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当年一个热衷功夫片的男孩子的满腔观影热情,更有甚者还在之后就报名参加了大院应景组织的武术队,虽然过了不到一个月就爽快的因为太苦而放弃……
  《草房子》
  中国的儿童电影本来就少,能够让成人也看下去的更少,到了本片诞生的年代应该说存在基本都是为了那尊如今已经并入华表奖中的金色童牛。本片是lightwing工作数年后才得以觅到的一部,观之后仿佛思路又回到了当年无忧无虑的岁月,那份童真的真挚体现、浓郁的怀旧味道以及当中大环境的折射都深深地打动了自己,也许这个电影本身就不是给孩子们看的,或许成年人才是导演真正锁定的群体。
  《熊猫历险记》
  重新想起这部电影纯粹是因为刚刚上映的《熊猫回家路》,其实论情节,完全本土的《熊猫历险记》要远超有些混血的《熊猫回家路》,但就是生不逢时,更加没有迪斯尼完全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手法,只有沦为计划电影的牺牲品。不过回想起来好像自己当年看的时候虽然没有想去卧龙的念头但却非常想拥有一只熊猫来饲养,貌似这个想法要实现还是很有一定难度的。
  港台部分:
  《鲁冰花》
  台湾儿童电影,催泪型作品,大陆地区也曾经引进上映过,只是范围太小,很难得见。虽然是儿童题材童星主演,但当中反映出的仍旧是成年人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60年代台湾地区的真实写照,电影手法平实镜头唯美,一种淡淡的叙事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首作为电影主题曲的同名歌曲,当年在春晚上由甄妮唱响之后从此红遍大江南北,有时候,一首歌的流传确实比一部电影更加容易。
  《好小子》
  引发了台湾地区儿童功夫电影风潮的作品,当年本土票房亚军的好成绩让作品拍了一部又一部,直到三个孩子都长大无法继续拍摄为止共计拍摄了六部之多,影响力强大,粉丝群体众多,lightwing就是当中非常死忠的一个,直到如今还在翘首祈盼那家发型商能够发行全套电影的DVD来让自己重温,毕竟当年仅有的VCD版本早已绝版多年,如今能找到的只有一个超级不清晰的版本而已,实在难以作为收藏的版本存在。
  《乌龙院》
  曾经台湾本土电影票房记录的保持者,典型的儿童功夫爆笑片,笑不死人不偿命的类型,通过《旋风小子》一同触电的一对活宝郝邵文释小龙这次终于扶正成为正经主角,从此也成就了台湾商业导演朱延平的票房神话。不过虽说是儿童主演的电影,本片却是有些儿童不宜,喜欢本片的更是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一部儿童电影能做到大小通吃也算是不错的了。
  《小飞侠》
  相比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儿童电影数量占比可谓更低,只能说明一点:那个城市功利太重,没有人去考虑电影的社会性,要的只是创造价值而已。不过本片属于例外,当年靠演李连杰儿子在香港走红的大陆功夫小子谢苗和香港当年最红的童星郑柏林联袂主演,加上吴孟达的助阵,儿童功夫加喜剧的路线在香港同样行得通,不过电影总还是小成本范围内的产物,儿童电影在香港始终还是得不到太大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6 03:17 , Processed in 0.06174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