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课外活动] 传奇的烟雨长廊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7: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达几千米的雨廊是古镇西塘的特色。江南多雨的气候使烟雨长廊如鱼得水,更显其魅力。它不仅仅是让人们在雨中来去自由,其实也是一种江南平和的文化底蕴,当地的称呼叫 “廊棚”或者是“郎棚在江南六大古镇中,西塘最具特色的就是千米廊棚了。这种类似广州骑楼的建筑风格因为其人性化,而给水乡增添了温馨的质感。
       
          廊棚是一种俗称,诗意的人都管它叫烟雨长廊。喝得微醺,从"钱塘人家"出发,沿着朝南埭街走去,廊棚就一直像伞一样替我遮着满天的月色。好长的廊棚啊,有一千米吧?到了尽头就是西塘的圣地"七老爷庙"了。
       
          江南古镇多是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既可遮阳又可避雨的廊棚应是当年工匠的智慧创造。沿河一侧时有靠背长椅,可供行人休息。善于说古的人绝对不会满足于如此平淡无奇的叙事。于是,就有了胡姓寡妇心疼豆腐郎的故事,碍于封建礼教,不能将暗恋的小伙子邀请入室,那就在屋前为他搭个廊棚,替他遮风挡雨吧。这就是广泛流传的"爱心创造版"。还有一个更离谱的"对联招亲版",说的是一个冯姓小姐貌美,想嫁才子,就在自家门板上贴上联求下联。怎奈风雨总是将上联吹走,就建了廊棚。冯小姐数月心急如焚,等来的才子竟是对答如流的白发老头,可怜的女人呐!哈哈,这个故事八成是哪个白发老头瞎编的吧!
       
          廊棚其实只是西塘人家伸长的屋檐,他们在老屋里住着,也顺便做一点买卖,酱油、老酒、熏青豆、荷叶粉蒸肉,他们或端着饭碗,或坐在板凳闲聊,偶尔跟路人点个头,脸上的笑也是淡淡的,像西塘河的水。我能见到的所有景观都是日常的、平凡的,却无比温情。
       
          廊棚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踩在上面有声,据说这是有意的铺设,可以流走积水。廊棚下曾经走过一些有诗意的人,比如柳亚子和他的南社诗友。他们在橹声桨影中,在廊棚滴雨时,享受着生命浓郁的春色。
         
       

155055_4c206b5f834d403.jpg

155055_4c206b5f834d4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09:32 , Processed in 0.08623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