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回复: 0

语文课别再“齐刷刷”:允许答案不标准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4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评论文章《整齐不是唯一答案》。文章称,在许多公开课中,学生齐刷刷起立坐下、齐刷刷回答、齐刷刷鼓掌……这样的课堂中,高度的纪律性、行为的规范性、答案的唯一性,似乎成了语文教育的唯一目标。
        文章认为,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课堂应当追求的是培养学生以语言文字为进入本民族文化精神的途径,从中发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内在魅力,以此养成健康的人格,并激发出活跃的创造性和批判性。
        在语文课堂上允许学生跟别人不同,允许学生的答案不那么标准,允许孩子的朗诵不是那么整齐,或许才是一种更开放的态度。
        提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你会想到什么?孩子们整齐地朗读课文,每一个阴阳平仄都整齐划一,每一个抑扬顿挫都如出一辙?
        或许在过去很多年的教学中,很多人都对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也正是因为这样,最近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一席话才引发了关注:“我特别反对学生拿腔拿调地朗诵,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的表达习惯。”
        王旭明的体验与我们许多人类似。“我听过很多公开课,教师要求学生整齐划一,齐刷刷起立坐下、齐刷刷回答、齐刷刷鼓掌……”这样的课堂中,高度的纪律性、行为的规范性、答案的唯一性,似乎成了语文教育的唯一目标。但是,语文教育的目标真的就是这些吗?
        事实上,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学中,蕴藏的不仅是作为技巧的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内在的文化精神密码。语言文字既是了解和进入一种文化的路径,也是构建一种文化的养料;它既是一种用以表达和沟通的工具,也可以成为用以抗争与挞伐的武器。
        所以,语文教育绝不应只是识字造句、背诵默写,语文课堂的目标也绝不应只是整齐划一。相反,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课堂应当追求的是培养学生以语言文字为进入本民族文化精神的途径,从中发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内在魅力,以此养成健康的人格,并激发出活跃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不仅是囿于课堂的学科,更是关于民族人才培养更续的学问。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允许学生跟别人不同,允许学生的答案不那么标准,允许孩子的朗诵不是那么整齐,或许才是一种更开放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6 10:26 , Processed in 0.06399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