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回复: 0

[成语典故] 与世无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6: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无争是指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以下就是关于曹丕与曹植在争夺太子之位而采取的与世无争战略的成语故事:
  人本来和其他生物一样,“争”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在人进化、升华以后,懂得了还有比“争”这种原始本能更高明、更有效的方法。而且如果运用得好,就能达到完善和理想的境界,这种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不争”。《道德经》这么说:只有抱持这种不争之德,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而不相害,故而天下才没有人能够与之相争。
  因此可以说,“不争”是一种充满大智慧的做人与处世的哲学。可惜的是,两千年来,能参悟和运用这一做人哲学的人如凤毛麟角。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常常忘乎所以,一个个像乌鸡眼似的,巴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当然,也有深谙此术并获得成功的人。
  三国时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文名满天下,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得知消息好后十分恐慌,忙问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深以为然。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又在高声朗诵自己做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曹操问他什么原因,曹丕便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相反,大家倒觉得曹植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结果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座。
  其实刚开始时,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数极微,一时束手无策。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经贾诩的点化,脑瓜顿时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
  这个成语故事证明了一个道理——不争者胜天下,这一哲学也许更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争名夺利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有人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无数人都卷了进去。
  对此,最聪明的做法是,迅速远离它!因为在横渡江河时,只有远离漩涡的人,才会首先登上成功的彼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4:21 , Processed in 0.0633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