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探索发现] 揭长江中游古城集体消失之谜:“气候变迁”是要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至本月上旬,长江中游已先后发现16座新石器时代的城址,这些早期城市全都在距今5000年左右兴起,又在距今约4300年左右消失。古城的集体消失,是一个历史之谜。
  早期城市令现代人惊叹
  12月上旬,当黄陂张西湾城址结束发掘工作时,人们不禁为那厚厚的城垣而诧异。城垣宽度30余米,就连万里长城也不过是其宽度的三分之一。不足10万平方米的小城,修筑这么厚的城垣究竟是为了什么?
  今年6月,在距该城不过10公里的孝感市郊叶家庙,也发掘出一座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垣和壕沟最宽处竟有50余米。
  类似张西湾城址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长江中游地区已先后发现16座之多。考古学上已将江汉平原类似城址命名为“石家河文化”。
  宽阔城墙是为防御洪水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徐少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红星等专家,通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古气候的变迁对早期城市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新世中期(距今6000年—5000年左右),长江中游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约15℃,雨量充沛。那时候江湖都没有人工堤防,必然洪水泛滥,长江中游在全新世早中期曾发生四次大规模的洪水。江汉平原在同一时期兴起城市群,厚厚的城垣,就是那时的堤防。
  气候变迁让沧海变桑田
  到全新世晚期(距离4000年左右),长江中游的气候开始出现由热到冷、由湿到干的转变。“如果气候没有变化,我们这里现在应该还有犀牛、老虎。”华中科技大学古建筑学者张良皋教授这样说。
  湖泊干涸了,土地露出水面,人们便到地势更低的水边去开荒种地,早期城市渐渐消失了。徐少华教授说:“人类社会的早期,说穿了就是环境决定论。”即使在今天,环境对城市的影响也绝对不可忽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2 18:13 , Processed in 0.0583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