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回复: 0

[百科知识] 忍饥度冬的蟾蜍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82年的一天,法国巴黎郊外采石场的一位工人敲开一块大石头,竟发现里面有四只活着的蟾蜍。蟾蜍是怎样“钻”进这无缝无洞的石头中去的呢? 原来 ,这些蟾蜍早在100万年前在这里的泥洞中冬眠,还没等它们“醒”来,这里便发生了地壳变化,天长日久,泥变成了石,而这些蟾蜍就一直“冬眠”在石头里,直到100万年后人们劈山开石,它们才得以重见天日。
  那么,冬眠的蟾蜍是怎样在这岩层里生活下来的呢?原来,蟾蜍进入冬眠后就停止进食,新陈代谢降到最低的水平,仅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心跳频率大为降低,血液循环速度极缓慢,体温下降到只比周围环境稍高一点。由于它的生理活动水平极低,只要依靠体内贮存的营养就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冬眠状态 。然而,现在的蟾蜍不可能冬眠上几百万年,一般冬眠期为5个月左右。 每年的3月份是蟾蜍的繁殖季节,繁殖方式类似青蛙。 蟾蜍又叫“癞蛤蟆”,虽然相貌丑陋,却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据估计,一只大蟾蜍在夏季3个月间可以吃掉1万多只害虫。蟾蜍一般都在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半夜里最为活跃,而白天常常栖息于沟边、草丛、屋后等阴暗潮湿地方。
  蟾蜍后肢较短,不善跳跃。体黑褐色,浑身长满疙瘩——皮肤腺,以头部两侧鼓膜上方的皮肤腺——耳后腺最大,从这些腺体中采集到的乳白色汁液可加工成“蟾酥”,有强心、利尿、解毒和消热的功用。它还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可用于胚胎学、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 蟾蜍是两栖动物,靠肺和皮肤呼吸。它经常要保持皮肤的湿润,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于皮肤粘液,然后进入血液。因此,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或下大雨前,蟾蜍白天也出来活动。谚语“癞蛤蟆出洞,天要下雨”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6 13:40 , Processed in 0.0606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