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心理学专家分享:盘点让孩子“受伤”的家庭言语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0 2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正值升学伊始,孩子心态转变,家长也应在教育方式上做适当的调整。但很多时候,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上,也不能恰当地掌握语调,从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让他们频频感觉“很受伤”。家长应早早地在言语上注意拿捏尺度,让孩子们在新学期里得以心灵健康成长。
          1.指责埋怨的语调
          【母亲:“你成天就知道自己的工作,从来不管儿子,现在他几门功课不及格了。”父亲:“养这个家容易吗?我没日没夜地忙,为了什么?叫你少打打牌,多管管儿子,一上牌桌就下不来。”儿子:“别吵了!你们看看人家的爸爸、妈妈,谁像你们只照顾自己!我不及格就是你们害的!”……】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从而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就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对子女来说,更会形成一种只知道埋怨外界的人格特点。
          2.迁就讨好的语调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妈妈明天就去买。”“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这类家庭往往是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
          3.打岔啰嗦的语调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这种毫无效能地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推荐文章

                                名师支招

                                4c970d264019a38.shtml (52.3 KB, 下载次数: 18)

                                4ca0540c4fcbd38.shtml (48.57 KB, 下载次数: 16)

                                4c81a047c818d38.shtml (52.66 KB, 下载次数: 19)

                                4c8447b0ebc5c38.shtml (49.76 KB, 下载次数: 20)

                                thread-332288-1-138.html (205.47 KB, 下载次数: 17)

                                4c1ac71ce546238.shtml (49.13 KB, 下载次数: 20)

                                thread-334347-1-138.html (187.73 KB, 下载次数: 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14:21 , Processed in 0.057202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