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2|回复: 4

宁波小升初衔接人教版初一语文:5.童 趣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7: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宁波小升初衔接中,初一知识点的预习成了小升初孩子在暑假中的主要事情了。下面是宁波奥数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下。
        5.童 趣
          余忆童稚时①,能张目对日②,明察秋毫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④,故时有物外之趣⑤。
          夏蚊成⑥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⑦,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⑧,果然鹤也⑨;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⑩。又留蚊于素帐中⑪,徐喷以烟⑫,使之冲烟而飞鸣⑬,作青云白鹤观⑭,果如鹤唳⑮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⑯,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⑰。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⑱,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⑲,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⑳。
          ①余:我。忆:回忆。稚:幼小。
          ②张目:张大眼睛。对:面向,对着。
          ③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④藐:小。之:的。细:仔细。纹理:条纹。
          ⑤故:所以。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⑥成:发出。
          ⑦私拟:暗自比作。拟,比。于:在。
          ⑧则:那么,就。或:有时。
          ⑨果:果真。
          ⑩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⑪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⑫徐:慢慢地。以:用。
          ⑬.使:让。而:并且。
          ⑭作:当做。 观:景观。
          ⑮唳 (lì ):鸟鸣。 为之:因此。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⑯以……为……:把……比作……。林:森林。土砾:土块。壑:山谷。
          ⑰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又满足的样子。
          ⑱兴:兴致。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体积大的东西)
          ⑲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⑳方:正。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之:代词,它指虾蟆。驱:驱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8-9 18: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我回想自己还是孩童的时候,能睁开眼睛直视太阳,眼力可以清楚的看到极其细小的东西,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 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条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成千上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脖子都变得僵硬了。我又将蚊子关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用烟慢慢地喷向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当做青云白鹤的景观来看,果真像鹤群在云端鸣叫,我安适、愉快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让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山丘,凹下去的部分当成山壑,我便想象在其中游玩,感到心情安适、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庞然大物如推倒山压倒树地扑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他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等到定下神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9 19: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1、2两节。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童趣》。(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展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1、2两节。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讲述:怎么来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一人一句,在没有特别提示下,按照座位顺序接着读),看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同学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2、学生轮读课文,有错即停,教师板书读错的字于黑板右侧,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洪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地读,请举手。如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①讲述: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遍。
          ②估计易错的字有:藐(miǎo)小 土砾(lì) 沟壑(hè) 癞虾(há)蟆
          ③听录音(或听师朗读)。过渡语:下面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及停顿。
          ④学生跟着小声读一遍课文。
          ⑤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之间的停顿)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一讲课文1、2节)
          讲述:同学们,通过自学,大家已经能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继续自学,请看投影:
          1、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1、2节,边对照课文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翻译。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
          ①过渡:能一讲课文第1、2节的请举手。
          下面开始译讲,请看译讲方法(小黑板出示):
          每人译讲一句。即先读一句原文,再挨个解释词语,最后翻译整句(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②指名轮流译讲(找差生)。(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能讲对的举手。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如还不对,教师讲解,并适当板书学生易错的词。如果后进生断不好句,句子读不通顺,教师可叫好学生范读或教师自己范读。只有学生能准确断句,才能理解意思。)
          ③学生可能易错的地方:
          之——时有物外之趣——的
          心之所向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昂首观之 代词,代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项为之强 代词,代指昂首观之的动作
          其——必细察其纹理——它的
          使其冲烟飞鸣 代指蚊群
          每译讲完一节,要让学生将该节朗读两遍。
          4、讲述: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认真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译了课文的1、2节,都学得不错。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看看刚才译讲的课文有无疑问的字词,然后提出来。
          5、学生齐读课文1、2节(根据时间)
          五、当堂训练
          1、过渡:读得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背诵提示”练习 背诵1、2节,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出示背诵提示)
          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5分钟后,问:会背的同学请举手。
          3、全班齐背。
          4、同桌互背。
          5、指名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8-9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3、4两节;
          2、体会作者在叙写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童趣》(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3、4两节;
          2、体会作者在叙写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3、4节)
          1、讲述: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整齐,节奏(停顿)明确,吐词清晰。
          2、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3、4节,边对照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翻译。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3、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4、检查自学效果
          ①过渡:能一讲课文第3、4节的请举手。
          下面开始译讲,请看译讲方法(小黑板出示):
          每人译讲一句。即先读一句原文,再挨个解释词语,最后翻译整句(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②指名轮流译讲(找差生)。(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能讲对的举手。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如还不对,教师讲解,并适当板书学生易错的词。如果后进生断不好句,句子读不通顺,教师可叫好学生范读或教师自己范读。只有学生能准确断句,才能理解意思。)
          ③学生可能易错的地方:
          为——项为之强——因为 之——时有物外之趣——的
          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心之所向——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承接 观之正浓——代指小虫
          其——必细察其纹理——代指“藐小之物” 项为之强——代指观察蚊群的动作
          使其冲烟飞鸣——代指蚊群 驱之别院——代指癞蛤蟆
          常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每译讲完一节,要让学生将它读两遍)
          5、讲述: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认真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译了课文的3、4两节,都学得不错。下面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看刚才译讲的课文有无疑问的字词,然后提出来。
          6、学生齐读课文第3、4节。(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不用了。)
          三、地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述:下面,请大家对照自学指导,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比谁三分钟后能回答的最好。
          ⑴课文具体写了童年时代哪几种物外之趣?物外之趣反映作者怎样的童心童趣?
          ⑵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微不足道,为什么童年时代的我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海而来呢?
          2、学生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讲述:好了,时间到。能回答第一题的同学请举手。
          4、⑴若同学回答:观蚊如鹤的乐趣,深有山林的乐趣,鞭打癞蛤蟆的乐趣。则说:很好。(答案不统一,言之有理即可,也可答反映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反映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答案有下面几点:
          A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童年时代的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B我爱好观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C能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
          D善于想象和联想。(生的回答可能不太全免,师注意适时引导)
          5、讲述:关于第一题,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能回答第二题的同学请举手。
          6、若学生回答:“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癞蛤蟆扑过来的气势猛喝力量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反映了作者以小视大的童趣。则说:嗯,回答很好。
          教师小结:作者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物外之趣,主要是因为他平时善于观察。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同学们平时也要勤于观察,那么我们平时写作时便有事可写、有感而发。
          四、地三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第3、4节)
          1、请大家根据背诵提示练习背诵3、4节,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出示背诵提示)
          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5分钟后,问:会背的同学请举手。
          3、全班齐背。
          4、同桌互背。
          5、指名背。
          五、当堂训练
          请大家做课后第二题,三分钟后抢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6-8-9 2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A、能正确译讲并背诵3两节;
          B、巩固文言文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讲述: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童趣》(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多媒体出示)A、能正确译讲并背诵3两节;
          B、巩固文言文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第3节)
          1、讲述: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整齐,节奏(停顿)明确,吐词清晰。
          2、请同学们一起温习一下文言文词语解释的几种方法。(多媒体展示)
          3、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3节,边对照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练习翻译。如有疑难,就向同学请教,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4、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5、检查自学效果
          ①过渡:能译讲课文第3节的请举手。
          下面开始译讲,请看译讲方法(多媒体出示):
          每人译讲一句。即先读一句原文,再挨个解释词语,最后翻译整句(人及事物名称、地名、时间不必解释。)
          ②指名轮流译讲(找差生)。(如有错误,则叫他坐下,问:能讲对的举手。指名其他同学回答。如还不对,教师讲解,并适当板书学生易错的词。如果后进生断不好句,句子读不通顺,教师可叫好学生范读或教师自己范读。只有学生能准确断句,才能理解意思。)
          ③学生可能易错的地方:
          常蹲其身——其:代词,自己的 以丛草为林——以……为……:把……当做……
          怡然自得:感到非常的安闲、愉快
          (每译讲完一节,要让学生将它读两遍)
          5、讲述: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认真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译了课文的3、4两节,都学得不错。下面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看刚才译讲的课文有无疑问的字词,然后提出来。
          6、学生齐读课文第3节。(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不用了。)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谁背得快背得好)
          1、讲述:大家通过自学,较好的完成了第3节的译讲。
          下面请大家根据背诵提示练习背诵3节,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出示背诵提示)
          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5分钟后,问:会背的同学请举手。
          3、全班齐背。
          4、同桌互背。
          5、指名背。
          四、当堂训练
        编辑推荐:
        2012宁波重点中学小升初招生信息时间表
        2012年宁波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衔接
        宁波小升初衔接语文学习的转变和建议
        宁波小升初暑期衔接班家长报班切勿盲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00:16 , Processed in 0.0768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