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如何科学引导做好课外练习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7: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学习时间有富裕,孩子可以做些课外习题,即作参考书上的习题。  课外习题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路,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运用能力等。当万万不可乱翻参考书,东做一道,西做一道,有的孩子甚至整本地做一些水平低下的习题,既增加了负担,又有害于学习。
          首先是要围绕着正在学习的内容做课外习题,并应注意以下原则。
          ●做好教师指导下的课外练习和参考书  教师有时会根据孩子学习的情况,在课后或者是复习课后布置些课外习题。这些习题多是大多是有关教研部门编写的,或是在社会上认真选取的参考书上的。而且大多是班上较多同学都有的,这些题目多是结合正在学习的内容,适合本班孩子情况,所以要做好这部分习题为好。同时老师有布置,一般就会有指导、有讲解、有总结,从而扩大学习收获。  要用老师推荐的的参考书。有的孩子,很想多用几本参考书。这时,最好去找老师,而且应该多找几位老师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认为你的想法可以,会推荐给你一些近期的,比较有水平的参考书。
          ●精做习题为主  对那些简单的、重复的、一看就会的就不要浪费精力。要选择重要的、新颖的、典型的例题和习题要认真地去读、去做。而且要边做题,边评题,边总结。总结方法,总结类型,总结收获。还可以跟同学们讨论,巩固和强化收获。  上海奉贤县南桥中学初三(5)班姜蔚蓉同学的做题经验值得学习。  她在《多做题、不做题与精做题》文章中写道:  读书学习,离不了做题目,可你是否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还颇有一番讲究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都知道,在复习迎考之际,我们做的习题最多。刚念初一时,考试前我总是不停地做习题,把课本上的练习题一一做完后,又去搞了些复习资料来翻阅,然而,每次考试时,我脑里都是乱糟糟的,稀里糊涂地就把题目给做错了,考试成绩总不理想。这下,我可纳闷了:做了这么多的题目,怎么还考不好呢?  以后几次,我就干脆不去做那些题目,可这个办法更行不通,因为考试时,我脑子里空荡荡的,有时甚至连答题的格式都记不清。  这是为什么,怎么办呢?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每次复习时,我先细细地领会各章节的内容,然后再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来做,这样既巩固了已学到的知识,又节省了时间。譬如说代数,我是一节一节地复习的,先认真地看一遍本节中的例题、要点,接着才去做后面的习题,每个大题中只要挑几个小题做做就行了。如果遇上不懂的地方,就再次翻看前面类似的例题,动动脑筋再去做。  我用了这种学习方法以后,果然受益非浅,总是能得心应手地对付各种测验、考试。后来,我把这种普遍存在的做题现象归纳成九个字:“多则乱、弗则惘、精则清”。  同学们,对于精做题,你们想试试吗?”
          ●不断整理好习题资料  如果是长时间不做整理,或是把做过的习题随手扔掉,这和“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差不多,做的多,遗忘的也多。  作课内习题、课外习题和考试题,这些习题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料。那上面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记录着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和技巧,课外习题还体现着自己主动、勤奋的学习精神。每经过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习题资料是很有益处的。考试前,这些资料就更可贵了。所以一定要不断整理、保存好习题资料。  只要有上述意识,整理习题资料是很容易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可以装载在袋子或夹子里放好,也可以加上标签存档等等。有的孩子,家境虽然贫寒,学习环境也很困难,但他们克服困难整理、保存的学习信息资料却是那样的整洁有条理。这也是他们学习好的原因之一。  把生活全面治理好是学习好的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09:36 , Processed in 0.06394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