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数学网 > 数学小神探 > 正文

乾隆年间的诬告案

来源:法律教育网 2009-11-13 13:24:59

123

  清乾隆23年(1758)间,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发生了一桩诬告案。

  四川府兴安县的谢临川,状告清泉县人谢嗣音的祖父。谢嗣音的祖父原来是他家的仆人,后来偷了他家里的钱财逃跑了。现在在原籍清泉县找到了他。希望发公文提取人犯回去服役。

  官府拿来卖身契,尚有家人的姓名册上,有谢嗣音的祖父、父亲和叔叔。官府见证据确凿,正准备定案,忽然有个老秀才走了进来,说他是本县西乡人,虽然自己久试不中举,但自认为尚有许多学识,想看看谢嗣音的卖身契。

  秀才看了一会儿,对谢嗣音说:“这个案子乍看虽然很严密,但里面有大漏洞。如果指出来,你就可以转败为胜了。”谢嗣音赏给他重金,他才把漏洞说出来。

  请问:卖身契上的漏洞是什么?

  答案

  清泉县以前一直属于衡阳,到了乾隆二十三年才分衡阳的一半为清泉,卖身契是雍正年间签的,就应该称是衡阳县人,怎么能说是清泉县人呢?

百科词条:奥数 答案 竞赛答案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6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