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惩罚是打骂的代名词,因而常常在报刊上见到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报道,这些家长便是对惩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的方式多惩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是惩罚的极端性行为。错用、滥用惩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所以说,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学问1: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 |
学问5:劣性转嫁不可有 俗话说:“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 |
学问2: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 |
学问6:讽刺挖苦最忌讳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 |
学问3: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
学问7: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 |
学问4:及时惩罚莫迟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 |
学问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教训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 |
家庭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