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网 发表于 2016-8-9 14:33:16

益智游戏32个启发智能的游戏

  好玩又充满学习智慧的游戏,不仅是亲子感情的促进剂,更可以让孩子从游戏中快乐成长,开启更多的潜能。
  以下,分别就迦纳教授所提出的八大智能理论:音乐、语文、逻辑数学、空间、肢体动觉、人际、内省及自然观察为基础,设计出适合亲子一起进行的游戏,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亲子动一动提升肢体智能
  游戏1/我是好驾驶
  让孩子在趣味的游戏中,区分走与跑的不同,在快与慢的节奏中,学习掌控自己的肌肉。
  适合年龄:2-4岁
  准备道具:呼拉圈(两人一个)、或是小投环(一人一个)
  游戏说明:
  1.邀请孩子进行开汽车的游戏,可以载客人(两人一个),也可以单独自己一个人开。
  2.当小朋友选好以后,告诉孩子汽车有时快、有时慢。快的时候用跑的、慢的时候用走的,并示范跑与走的动作,让孩子自由调整步伐。
  注意事项:
  1.由于有些时候需要跑步,因此在游戏前,爸妈们要注意场地是否够大,避免孩子因为不小心互相碰撞或是撞到家具而受伤。
  游戏2/城堡大战
  反复练习扔球的动作,让孩子感受破坏与重组的趣味,同时宣泄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适合年龄:3-6岁
  准备道具:小球、积木若干个。
  游戏说明:
  1.爸爸和妈妈先邀请孩子一起拿积木盖一座城堡,等城堡盖好之后,告诉孩子要进行一个丢炸弹的游戏。
  2.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轮流拿球攻击城堡,直到城堡倒塌为止。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盖起来,或许也可以想想,盖成怎样的城堡比较不容易被打垮。
  4.再轮流用球攻击。
  注意事项:
  1.鼓励孩子多多练习丢。孩子的力道或许不足,可以考虑让孩子站前面一点,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瞄准目标物。
  2.如果用的是纸积木,可以请孩子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乐趣,但如果是实心的积木,则高度不宜高于90公分,避免掉落时碰伤孩子。
  3.在丢球前一定要告知孩子,不可以将球丢到别人身上。
  游戏3/小小飞行员
  这个游戏可以增进手臂的肌耐力、发展平衡感及协调性,并加强孩子对空间的认识。
  适合年龄:4-5岁
  准备道具:滑板、粗绳、可以当成目标的物品、可系绑绳子的固定物。
  游戏说明:
  1.请小朋友以伏卧的姿势,将腹部贴在滑板上,用双手及手臂的力量拉动滑板,使滑板自由活动。
  2.选择一地点放置目标物,让孩子绕着目标物滑行且不能碰到目标物。
  3.将粗绳放在地上,一端系在固定物上,滑板放在粗绳上,让小朋友手攀着绳子前行或后退。
  注意事项:
  1.滑板的轮子必须是可以各个方向自由转动的。
  2.一定要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活动。
  3.步骤中的各种活动也可以改成跪在滑版上进行。
  游戏4/转转乐
  藉由亲子互动游戏,刺激前庭系统,训练孩子的平衡感发展。
  适合年龄:3-4岁
  准备道具:附有手把的旋转椅
  游戏说明:
  1.父母协助孩子坐进旋转椅中,让孩子的双脚跨出旋转椅外,双手扶住旋转椅内的把手,记得提醒孩子背后向后靠稳,然后慢速开始旋转。
  2.爸妈可以跟孩子轮流游戏,让孩子也可以帮忙担任转圈圈的人,可以帮助孩子手眼协调及肌肉发展。
  注意事项:
  1.旋转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觉得害怕,就给予安抚或暂停游戏。
  玩球躲猫猫训练逻辑数学
  游戏1/球球泡泡澡
  通过与水、球等物品,让孩子体验触觉感受,并启发孩子对数量、多少的基本认知。
  适合年龄:1-2岁
  准备道具:澡缸、塑料球
  游戏说明:
  1.让宝宝先进入澡缸,再将澡缸注入清水,然后将球一颗颗放入澡缸中,让宝宝体验玩水的乐趣及触觉刺激,感受澡缸从「0」(没有球)开始后的变化。
  2.爸爸妈妈丢球进澡缸的时候,可以同时一边报数,让孩子对数与量有最基本的认知。
  注意事项:
  1.避免孩子在浴室里滑倒,发生窒息或溺水的意外。
  2..孩子如果有害怕、逃避、拒绝的反应时,不要强迫他,可以慢慢地引导他用手或用脚先行碰触。
  游戏2/谁是同一国的
  通过视觉及触觉进行区分,培养孩子分类、辨识的优势能力。
  适合年龄:3-5岁
  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螺丝及螺丝帽数组
  游戏说明:
  1.将螺丝跟螺丝帽分散在桌面上,让孩子通过视觉区分,先将螺丝帽和螺丝进行第一次的分类。
  2.让孩子通过视觉及触觉分别分辨大小螺丝帽和螺丝的差异,然后再加以细分。
  3.爸爸妈妈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最快把螺丝和螺丝帽栓在一起。
  注意事项:
  1.每次游戏过后要收拾好,让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2.避免孩子拿来抛投,或避免小小孩误食。
  游戏3/躲猫猫
  让孩子通过抓握取拿的动作,促进小肌肉发展;并通过寻找的动作,建立孩子对物品的认知及数与量的概念。
  适合年龄:1岁到2岁
  准备道具:塑料充气球池、塑料球、图卡、一些日常用品
  游戏说明:
  1.孩子进入球池后,再将球慢慢倒入池内,让孩子感觉球逐渐将身体掩盖的感觉,建立「存在」和「消失」的概念。
  2.选择一项物品埋入球池内,请宝宝寻找出来。
  3.选择多样物品埋入球池中,在准备配对的图卡,当父母拿出图卡时,请宝宝从池子里面把与图卡相同的物品找出来。
  4.当孩子对于数字已有认识的时候,爸妈也可以拿出数字图卡,请孩子一边唱数,一边丢出与数字图卡相对应的球数。
  注意事项:
  1.幼儿注意力并不持久,而且容易分心,玩游戏时应该在没有杂物的环境下进行。
  2.大人玩游戏投入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游戏的兴趣。父母玩得愈投入,孩子就愈容易玩得开心。
  3.要以轻松、好玩为前提,不要让孩子察觉到是在学东西,否则可能会引起抗拒,而让效果大打折扣。
  游戏4/跳跳球
  让孩子认识并辨别颜色、学会数数量。
  适合年龄:5岁到6岁
  准备道具:可以丢接的球与球套
  活动内容:
  1.让孩子手拿球拍,将球往空中抛去,当球落下来时,再用球拍接住,同时搭配唱数游戏,例如:1个、2个......。
  2.父母将球往地上丢过去,孩子手拿球套,当球触地弹起时,让孩子把球接住,再投给妈妈。
  3.爸妈投球时,可以一次丢好几个颜色的球,然后指定孩子要接哪一个颜色的球。
  注意事项:
  1.孩子如果接对了,要记得给他热烈的回响,例如:「好棒喔」之类的。
  敲敲打打培养音乐智能
  游戏1/小小乐队
  让孩子用耳朵听、用手敲打,认识不同质料的不同音色。
  适合年龄2-4岁
  准备道具:塑料罐、玻璃罐、铁罐若干个,大纸箱一个、音乐、任何可以敲打的棒子。
  游戏说明:
  1.爸爸妈妈敲着三种不同的罐子,让孩子用耳多仔细听听罐子所发出来的声音,然后再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猜一猜是哪一个罐子的声音。
  2.请孩子站在中间,然后爸妈从远处敲打其中一个罐子,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指出声音的方向。
  3.让小朋友用棒子敲打任何东西,包括门、窗、桌子等等,了解音色的不同。
  4.用各种瓶瓶罐罐及大纸箱当成乐器,配上音乐,请孩子来一场即兴的演奏。
  注意事项:
  1.不要让孩子敲打易碎物品,避免孩子受伤。
  2.要适时给予孩子赞美,让孩子更热于尝试。
  游戏2/我是音乐家
  经由图片的认知与学习,认识不同的乐器;并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了解不同的乐器产生的不同声音或音色。
  适合年龄:4-5岁
  准备道具:介绍乐器的唱片或录音带,乐器的图片或演奏者弹奏乐器的照片或图片。
  游戏说明:
  1.爸妈先将乐器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如小提琴等。
  (1)拿一张小提琴手正在拉小提琴的照片给小朋友看。
  (2)请小朋友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与动作。
  (3)听小提琴独奏的曲子,并请小朋友以刚才的动作配合曲子摇摆。
  (4)依先前的步骤,在介绍木管乐器如单簧管、长笛等;打击乐器如定音鼓、三角铁等;铜管乐器如小喇叭、法国号等也可以加入中国的乐器如古筝、锣鼓等等。
  (5)听音乐,请小朋友找出乐器的图片。
  注意事项:
  1.请孩子辨别乐器的时候,可以请孩子指出图片即可,不一定要强求孩子说出乐器的名称。
  2.如果孩子已经没有耐心,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3.听一种乐器独奏时,最好可以以古典作品曲与一首现代流行曲交错。
  游戏3/疯狂配音员
  模仿日常生活中可以听到的音响节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让学习效果更突出。
  适合年龄:5-6岁
  准备道具:空纸箱
  游戏说明:
  1.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杜撰一个故事。
  2.说故事的时候,用空纸箱制造出一些适当的音响效果。例如:用手摩擦纸箱,发出脚步声等。
  3.一开始先用简单的节奏音响。例如用指甲敲两下停一下、或用手掌重拍等,接下来可以将多种不同的节奏声音组合起来。
  4.可以请孩子学习爸妈的方式,试着来进行配音的工作。
  5.改变故事,让孩子注意听,并让孩子主动根据故事情节的改变,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响效果。
  注意事项:
  1.这个活动的目的只要引起孩子注意声音并模仿,所以故事不要太长,也不要有太复杂的变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这是一个激发想象力的活动,因此模仿敲出的声音不一定要逼真,只要有不同的变化即可。
  3.用纸箱制造声音的效果虽然不如用各式各样的东西配合来得丰富,但可避免样式太多而使小朋友兴奋过度,结果只顾着敲东敲西,难以静下来听故事及配音;并可让小朋友发现单一的纸箱就能制造出多种的音响效果。
  游戏4/猜一猜
  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体会并感觉接收的讯息,做出适当的反应。
  适合年龄:3-4岁
  准备道具:不透明的塑料罐数个,与铜板、弹珠等小东西
  游戏说明:
  1.在塑料罐装上数量不同的小东西。
  2.在孩子的耳边摇一摇。
  3.让孩子用听觉辨别哪一个罐子装的东西比较少、装了什么东西。
  注意事项:
  1.可以在孩子背后用各种乐器或器皿敲击出各种声音,让他分辨相同和不同声音的物品。
  2.孩子焦躁不安的时候,或是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不宜马上要求他跟你玩游戏。
  谢谢对不起启发人际智能
  游戏1/礼貌大师
  强化本体感、肢体运动计划能力,表达情感、人际沟通的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活动时间:3-5分钟
  准备道具:镜子
  游戏说明:
  1.大人做出打招呼、行礼鞠躬、对不起、再见等动作,让小孩跟着模仿。
  2.让孩子在镜子前面进行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了解肌肉运作的情形。
  3.大人在示范动作之余,要告知孩子意义。
  注意事项:
  1.动作要很明确,让孩子可以充分跟上。
  2.可以一再地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
  游戏2/形形状状
  通过视觉及触觉的刺激,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跟信任感、扩充他的生活经验,并训练孩子人际沟通及互动的能力。
  适合年龄:5-6岁
  准备道具:无
  游戏说明:
  1.让孩子通过视觉及触觉观察区分不同积木的特征,并让孩子表达感受及描述特征。
  2.让孩子将积木进行分类,将相同形状的归在一起;或是进行配对游戏,将积木和图卡进行一对一的对应。
  3.将积木放入触觉箱中,大人拿起任何一张图卡,请孩子将手伸入触觉箱中,找出与图卡对应的积木。
  4.也可在触觉箱里放入常见或常用的物品,例如:汤匙、筷子、钥匙、球等,让孩子伸手去摸,并猜出正确的名称。
  注意事项:
  1.可反复练习加深孩子的印象。
  2.孩子如果答错或答不出来,要适时地引导他,不要太过急躁吓坏孩子。
  游戏3/我的好朋友
  通过分享与诉说,让孩子更进一步的了解好朋友的意义,并学习如何培养友谊、欣赏别人的优点。
  适合年龄:3-6岁
  准备道具:无
  游戏说明:
  1.爸爸妈妈先跟孩子说明,大家来谈谈好朋友,问问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如果孩子不了解朋友的定义,爸妈可以加以解释说是:你最喜欢一起玩游戏的人。
  2.爸妈们可以先告诉孩子,我的好朋友是某某某,他有长长的头发、我最喜欢听他唱歌等等。
  3.让孩子努力表达出,他心中的好朋友。加强他对朋友的概念,并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与学习如何和别人互动。
  游戏4/优点大集合
  鼓励与赞美是提升人际的最佳方式,爸妈经常的赞美和鼓励孩子,将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点,并产生同理心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准备道具:一些小贴纸,或是可以当成奖励的小礼物等等。
  游戏说明:爸妈可以先跟孩子订好一个目标,如大家一起做家事、或是分享等等,因此当孩子出现如自己收拾玩具、或是告诉爸妈任何一件「好事」的时候,爸妈都可以即刻的予以奖励,以增强孩子的正面行为。
  注意事项:在进行优点大集合的游戏的时候,爸妈要先让孩子了解怎样的行为是正确,而且值得鼓励的。
  手摸眼看身体会感觉空间智能
  游戏1/搬运工
  培养孩子协调的前庭平衡,训练孩子的眼肌、颈肌灵活运转,及良好的空间感等等,避免阅读时发生无法持久、专心,甚至无法顺利阅读的现象。
  适合年龄:3到4岁
  准备道具:含4个滚轮的柔软平滑板
  游戏说明:
  1.让孩子坐在滑板上,父母设定适当距离,请孩子靠手推前进或后退,由起点运货物至终点交给父母。
  2.让孩子俯卧滑板,父母在适当的距离内丢掷沙包或球,孩子再从另一边瞄准适当时机前进接球或沙包。
  3.让孩子俯卧滑板上并利用背部运送沙包。
  4.让孩子坐在滑板上,并且运球前进。
  注意事项:
  1.游戏环境需要宽敞简洁,避免障碍物阻挠。
  2.确实跟孩子说明使用性及游戏规则,以免发生危险。
  3.进行滑板活动时,为确保安全可让孩子戴上安全帽。
  游戏2/越野障碍赛
  训练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刺激前庭中枢,增加孩子的学习能力。
  适合年龄:1-2岁
  准备道具:PVC塑料布(或是大床单、被单等等)、圆球等玩具或物品
  游戏说明:
  1.用塑料布(或是大床单、被单等等)搭建成山洞的形状(可以藉由椅子来支撑),并在里头放置触感及大小不同的物品,增加孩子爬行中的变化性,并加强触觉、前庭刺激,培养肢体运用的能力。
  游戏3/大手牵小手
  通过跟孩子一起创作,通过色彩和线条增强孩子的视觉感受。
  适合年龄:2-4岁
  准备道具:水彩笔、颜料、白纸
  游戏说明:
  1.爸妈先在自己的手掌上涂上水彩,然后盖印在白纸上面。
  2.让孩子自己涂,或是由爸妈协助孩子在手掌上涂上喜欢的色彩。在涂水彩的过程中,孩子会对于水彩冰冰凉凉,以及毛刷刷过的感觉感到好奇。
  3.请孩子张开小手,将手盖印在爸妈的手印旁边,就是一幅好看的作品了。
  4.当然,除了色彩的选择外,爸妈们还可以跟孩子讨论,除了手掌以外,还可以用哪些东西来盖印,增加作品的创作变化,也培养孩子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唷!
  游戏4/我住在这里
  地图,对孩子来说,是相当有趣的东西。而通过散步来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周遭环境,则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孩子对于空间地理环境的观察唷!
  准备道具:4-6岁
  游戏说明:
  1.通过每天和孩子在家附近散步的时间,介绍住家附近的环境,如:门口有邮筒、左边有麦当劳、右边有超商等等。
  2.如果遇到十字路口或是需要左右转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解释,让孩子了解方向。
  3.多走了几趟,等孩子有了基础的认识后,和孩子一起画下属于自己的地图。完成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拿着地图出门冒险去。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注意到附近的地标有任何异动的时候,可以提醒孩子增加或修改,让这份属于自己的地图,永远保持在最新而且最正确的状态。
  接触花草虫鱼启发自然观察智能
  游戏1/草木大体验
  让孩子用手去摸,感觉大自然,不要因为保护过度,减少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
  而缺乏触觉刺激,也会影响孩子的智能和情绪。
  适合年龄:2-4岁
  准备道具:公园绿地的各种草木
  游戏说明:
  1.带孩子到有花草树木的地方,让他用手去触摸树叶、树干、树枝、花朵、草、石头、细沙......等等。
  2.带着孩子一边摸的时候,要一边缓慢而且清楚地告诉他现在摸的是什么东西,一再重复也没有关系,让孩子不仅看到了、摸到了,也了解那是什么东西。
  注意事项:
  1.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有限,不宜急躁地灌输给孩子一大堆东西,效果会大打折扣。
  2.要细心注意孩子的反应,多给一些正面的响应;同时掌握孩子的态度与兴趣,了解孩子吸收的程度,并不断给他参与的机会。
  3.跟孩子说话,要慢慢地、清楚地说,而且语调温柔,让孩子能够很容易接收父母要表达的意思,进而作出反应。
  游戏2/小鱼日记
  通过饲养和观察,训练孩子视觉的追视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及对自然生态的了解。
  适合年龄:5-6岁
  准备道具:鱼缸、水草、小鱼数条等
  游戏说明:
  1.在鱼缸内置入除过滤气的水,并和孩子一起布置小鱼的家。
  2.带孩子到水族店买几条小鱼,一次不需买太多条,可以公母都有,建议可以选孔雀或是球鱼等卵胎生鱼种,方便孩子观察纪录。
  3.父母可为孩子准备一本记事簿,鼓励孩子随时将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1.第一次养鱼,可能孩子会碰到鱼儿不适应水质而死掉的情形,爸妈要适时的安慰孩子,如果可以趁机解释一下自然的生死现象。
  2.当母鱼大肚子的时候,可以提醒孩子增加观察纪录的时间,跟孩子一起期待小生命的到来。
  3.鱼缸的水要定期的更换,并清洗鱼缸,爸妈可以跟孩子分配工作,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益智游戏32个启发智能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