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花样多 书包不用带回家
【导语】为学生减负,已经倡导很长时间了。现实中实施得怎样呢?来自重庆巴蜀小学的消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该校为小学减负采取的方法还真是多种多样,让人感觉,在那里上学的孩子真是幸福啊。巴蜀小学,家政课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炒菜
小学生课堂上炒“回锅肉”
昨天下午,巴蜀小学,全校3000多名学生打破年级界限,根据自己的喜好走班开展“课程辅助活动”课。在学校的“家佳居生活馆”里,几十名同学正在这里上生活家政课。在约30平米大小的生活馆里,沿墙放着电磁炉、炒锅、锅铲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炒着回锅肉。“回锅肉是‘川菜之王’,一定要学会!”12岁的谢瑶渝挽起袖子,率先露了一手:下油、放几个干辣椒、滤起、倒五花肉、蒜苗、红椒青椒、豆瓣酱、翻炒……动作相当麻利。
据了解,生活家政课只是该校课程辅助活动的一种。类似的课堂有78个,其中包括巧手绣、故事大王、动漫创意、棋艺、跟我走世界学英语和音乐欣赏等,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每周两节课,学生可以选两种喜欢的课程。
低年级书包不用带回家
为了给学生真正减负,该校规定,全校学生不带家庭作业回家。让老师上每堂课时,留出8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还通过学校的拓展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不仅如此,在学校的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的课堂教学中,1~6年级都不允许教辅资料进教室。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放学后,将书包放在教室不背回家。
同样,北部新区星光学校也通过“书包不带回家”给学生减负;在人民小学,1~2年级学生这学期也完全没有了书写的家庭作业,而是看书、锻炼和家务劳动。
小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
周旭说,“减负十条规定”实施至今,很多学校通过不同的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学校作业量依然偏大,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多,同时,部分学校午休时间仍安排学生做作业、教师集中辅导等。
周旭强调,“减负”以后,学校每天下午安排1节课外辅助活动课。不仅如此,小学3~6年级学生,每学年要参加2~4天社会活动,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每学年不少于4天。
学业成绩不是唯一标准
实施“减负”后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对于一些家长的担忧,周旭表示,减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减负”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
他同时要求,各区县要建立学校质量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多考量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道德水平,从而全面对学生学业水平情况进行监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