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2:02:36

如何面对小升初的选择

  最近的几天,都在思索孩子小升初的选择?不知道该如何的来取舍和看待,是我一块心病了一样的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不利或者说影响孩子的前程,是我最终无法给自己肯定答案的。当然,这也取决于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说对孩子没有把握。但是作为家长,我想大多都会有这方面的担心。一个小学毕业生,没有12岁,正值生理和心理塑造成型的过渡期,稍有不慎,说不定的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终生的隐患。能马虎吗?还真洒脱不起来。
          这样也就成就了我矛盾的思想。小升初的择校考试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大部分好一点的学校也已经开始录取啦,也有一些正在进行中。但是决定一定要做出来了,在短时间内,没有过多的时间留给我思索或者考证。
          初中三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三年,往往这三年中的思想、学习、发育可能至关重要的关系着孩子的一生。不可轻视。孩子自己的想法当然的不一定成熟,也不一定能思考全面,想要的就是能够在熟悉一点儿的环境中学习,会感觉到自然和快乐。而对于家长的我们来说,或许希望的是选择一所好一点的学校就读。矛盾就在这里出现了,在我们这里似乎好一点的享有声誉的一所学校,是寄宿制的民办学校。而大多就近的走读的学校,稍有逊色,不是很理想。而如果选择寄宿制的学校,我个人的观点干脆就到省重点中学去,反正都是寄宿,就不如选择更好一点的学校。但是这样离家更远了。这种年龄阶段的孩子,适合远离家吗?
          下午回家和孩子敞开了心扉、坦诚公布的谈了很久,希望孩子接受我的观点,选择到省城就读。而孩子坚决不予认可,要他谈谈自己的看法,害怕暴露了思想一样的扭扭捏捏。其实我能懂的他最害怕的是没有熟悉的同学,不好玩,会孤单,但是又羞于开口。我只好是苦口婆心的给他分析和引导,最终他没有强烈反对了,但还是在矛盾当中。
          其实我的内心也很忐忑。孩子的爸爸主张孩子就近走读,他说要让自己的思想直接的引导孩子度过青春期,让孩子能够健康的健全的成长。最近为了突出他的个人主张,更是每天早晨引导孩子学习、朗读英语。可思想上也还有那么一点儿的顾虑,毕竟不是很好的学校,会不会给孩子的学习错失更好的平台。而我,两者皆有之的思想一样沉重。
          如何面对?似乎成了一个大难题。如果没有选择,或许也就没话可说了。但是在能够有选择的基础上,反倒是多了很多迟疑。寄宿制对于一个刚刚乳臭味干的孩子来说,我不是害怕自立能力的缺失,更为关键的是担心如果没有掌控好孩子的思想,一旦出现了差池,叛逆,贪玩等等不健康的情况发生,我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将来啊?如果选择稍微差点的学校,普通的中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方面还是有点儿折扣?谁不想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就读呢?
          记得有一句话,“我不以学校为荣,学校以我为傲。”言下之意是说不一定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就读,更应该的要做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或许,两者都不能做到,该如何保持平淡的心,有待于我理智的思考。对于教育好孩子,任重道远,又哪是三言两语可以言尽的呢?“孟母三迁”,这样的列子也时常的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但是现在的环境早已经是今昔非比啦,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在努力,尽可能的在起跑线上不要败下阵来,每个家长也是费劲了心机似地在望穿秋水之中拉长了双眼,付出了心血。
          何去何从?突然的感觉到自己的想法都是多么的稚嫩,都是多么的不够成熟。顾虑沉沉的在某些多余的忧思中漂浮不定,或许,就连孩子自己也不明白了,我倒是犯错误了一样的面对自己有了诸多的无可奈何,不知决策。
          如何面对,孩子小升初的选择?今晚思量着的同时写下了这篇文字,但愿自己能够很好的做出选择。或许,更为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如何面对孩子今后的教育有一个完善的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哪个山唱那个歌。”适应孩子成长发展的教育方式,就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一种模式。力保孩子能稳步成长,能保全思想的健康,品质的健全,知识面的开阔和进步,能做一个有目标的人,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是我浅显的目光和愿望所在。
          不再迟疑,就让一切在从容中自然的选择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面对小升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