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2:01:27

孩子学习,家长陪不陪读都闹心

  自从孩子读了一年级以后,王女士每天下班前都要查看自己的手机短信,看看女儿的班主任都布置了哪些作业,最近几天有没有考试。每天晚上,王女士和丈夫不仅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给家长的“家庭作业”。
          “一年级的孩子,语文老师不仅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而且要求家长帮助孩子预习、复习课文,其中包括学习生字、念熟课文、默写生字、背诵课文,一样也不能落下;数学老师要求检查计算题后签字……”王女士说,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她和丈夫每天吃完晚饭,都要轮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10点以后才有空忙自己的事情。有时遇到晚上有应酬,必须中途回来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孩子刚上学时,不仅孩子不适应,我们大人更不适应。在单位忙了一天累得够呛,回到家还不能休息,神经高度紧张,每天跟上了发条一样。”
          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需要家长陪读还可以理解。可孟女士的儿子上初三了,她同样也在陪读。儿子学几何,孟女士就拿儿子的几何书看;儿子去上英语课,孟女士就在车上翻看儿子的英语书……虽然是大学理工科毕业,可是儿子的功课,她几乎辅导不了了。为了能督促儿子,孟女士咬着牙,翻开了多年不碰的教科书。孟女士也想过给儿子找个家教,可是儿子每次上课都不上心,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在陪读、认为陪读有必要。一个儿子今年考入北京大学的家长告诉记者,她几乎没怎么陪读过。在她看来,学习是孩子的一种主动行为。家长陪读的本意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安心地学习,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是他们的这种做法,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陪读的行为或许能解决孩子一时的困难,却限制了孩子的发展,阻碍了他们培养和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当他们需要自己一个人生活,需要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到那时,我想孩子不仅不会感谢父母当时为自己付出的一切,反而会指责父母,责备他们的溺爱,让自己如此的不堪一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学习,家长陪不陪读都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