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小气鬼”倡节俭
针对近年来学生中流行的“比阔热”,山东省高青县高城初中在近日开展了“做个小气鬼”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杜绝学生大手大脚的浪费行为。活动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二是营造节俭的环境氛围,三是加大对学生“摆阔”行为的检查和惩罚力度。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在周六回家时,必须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讲60年到63年全国大灾荒,百姓饥肠辘辘的情景;讲自己辛辛苦苦工作的情景。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每一粒粮食的重要,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另外,学校也积极营造“节约”的良好氛围:在食堂的墙壁上大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学校的标语牌和黑板报上也有许多“警句”:“以节约为荣,以奢侈为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要真正达到使学生节俭的目的,没有一定的强制措施是不行的。针对学生的“摆阔”行为,学校里出台了详细的惩罚措施:对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予以罚扫教室和卫生区的惩罚;对那些穿奇装异服的学生,予以扣德育分10分的处罚;对那些打手机的学生,先没收,把手机交给其家人,再在全校予以通报批评。
通过“做个小气鬼”的活动,学生的节约意识增强了,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也基本杜绝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