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51:29

“机器人”课程进哈市中小学课堂

旨在培养学生们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在哈市部分中小学开设以来,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特别是在教学推进工作中成绩优异的哈市道里区的中、小学校师生们,更是大展才智。3日,在哈市道里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学推进会上,师生们的精彩展示赢来满堂喝采。
  精彩发明尽显才智
  全自动无人操作清雪机、根据室外温度情况自动开启的智能窗帘、节约能源的电视节能提示器……一项项巧妙的发明都显示着孩子们的创造力。
  当天色阴暗,马路上黄线内的LED灯亮了,当司机离黄线过近或压到黄线时,这一段的黄线闪烁,提示司机违章行为,与老式黄线相比,在气候不良情况下更容易被看到。这个智能化马路黄线的发明者是哈市51中学的麻志鹏和张哲。指导教师刘巍告诉记者,这个创意作品制作时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差点放弃,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找到一个低电压下可以使用的灯具。连续几个周末,麻志鹏、张哲都试图在市场找到合适的LED灯具,始终一无所获。一次偶然的机会,麻志鹏发现夜市上小贩使用的电池型小台灯,正是低压电供电的,他们立即买来一些,取其内部的小LED灯,这个难题才算是解决了。刘巍说,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机器人课需要在电脑上编程,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非常有益。
  智能窗帘的设计让人为之眼前一亮。这个创意的发明者是哈尔滨市康富小学校五年一班姚伊璐、姚冠年和范博尧。它主要是针对窗户临街的住户和学校,当室内遭到强光照射的时候,光感强度传感器发挥作用,主板芯片启动电机,将窗帘降落,当外界的光不再刺眼的时候,窗帘会自动升起;同样,当室内遭到外界噪音干扰时,声音强度传感器发挥作用,主板芯片启动电机,将窗帘拉上,当外界的噪音消失的时候,窗帘会自动打开。
  据指导老师曲瑞峰说,智能窗帘的创意实用、操作简单、可行性强,正考虑申请专利呢。
  2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机器人课
  据介绍说,2005年,哈市道里区康富小学被省机器人学会授予我省首家“机器人实验学校”称号。为了能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在道里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克服困难,购买了机器人操作台,还特意设置了机器人实验室,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教学。几年的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开始只是局限于教学,后来开始研究创意作品,到现在开始参加全国、省市的各项机器人赛事。
  2007年,哈工大免费提供的万台“诺宝一代”教学机器人,开始走进部分哈市中小学,随后“诺宝二代”教学机器人陆续诞生,使机器人教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目前哈尔滨市共有2700多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
  道里区教育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说,今年4月,他们在全区内成立了信息技术课的联合体,组织教师学习、取经,邀请哈工大专家给教师培训,使这项工作在全区更深入地推进了一步。
  据悉,2005年以来,哈市多名学生因具备信息技术特长被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优先录取。有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器人”课程进哈市中小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