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考退学”对应试教育又一警示
中考刚刚结束,兰州市榆中县就传出三角城中学20名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考前退学的消息。记者调查发现,临考时老师对这些学生提高要求、加大压力,一些任课老师甚至体罚学生,致使这些学生不堪压力而逃之夭夭。记者采访到的退学学生和家长说,尽管学习成绩欠佳,孩子们仍一直坚持复习,但老师并不满意,提出了孩子们难以达到的标准,一名退学学生甚至在睡梦中喊出了“我实在不会……”。还有一名退学学生对记者说出“我恨老师”这样的话来。
三角城中学负责人称,老师在考前对学生提高要求是正常现象。但家长认为,十个指头尚且不一样长,对学生提出超过承受能力的要求,只能让他们选择放弃。有家长甚至怀疑,学校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故意迫使“差生”退学,而让上初中的孩子退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记者调查发现,“临考退学”已经不是榆中县独有的现象。教师和教育部门对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另眼相看,说白了是应试教育观念和机制下的政绩观在作怪。学生考试分数太低会影响学校的评比排名,也影响教师的奖金和饭碗,在一些地方,达不到学校理想中的考试成绩的“差生”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临考退学”现象反映了当前教育的尴尬。一方面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确保所有适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面临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核心内容的考核排名,排名差的学校及教师哪怕已经尽职尽责也会受到排挤和经济损失,结果成绩差的学生就成了最后的代罪羔羊,极端之时就可能被剥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尽管经过几年的倡导,素质教育已经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但教育评价体系没有根本改观,仍然以考试过关率、升学率等为标准,这怎么能使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得到贯彻落实?
“临考退学”是对应试教育缺陷的又一个警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树立成长为国家合格建设者的信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