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49:57

部分中小学生追求高消费攀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消费圈”。近期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请客吃饭一掷千金
  西关大街是酒楼饭店较为集中的地段。9月下旬,记者在该路段调查时发现,不时有中小学生出现在这些消费不菲的场所。记者在一家饭店大厅里,看到数名中学生围坐在一起,一边喝啤酒一边高声谈笑,其中有多名男生正在抽烟。据某酒店的大堂经理介绍,除了节假日,平时也有一些中小学生来酒店消费,其中有一次,一群中学生为一名同学过生日,消费了1000多元。之后,他们相约去了歌舞厅。
  省内某职业院校中专部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到酒店之类的地方去消费并不奇怪,他今年已经遇到10余次同学生日聚会到酒店请客吃饭的事,但只有一次消费超过了800元,遇上这种情况,条件好一点的同学是自己掏腰包,条件不好的同学则需要大家共同承担其消费费用。
  名牌消费已成潮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大运动服饰品牌店基本都是开设在距离中小学不远的地段,有的甚至是“门当户对”。在这些运动服饰品牌店内,除了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或家长外,几乎没有其他购买者。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在挑选运动鞋的中学生。“既然是名牌,我觉得它在质量和款式方面都会比其它牌子的要好,再说,看到同学穿着的品牌运动鞋,总是觉得特别帅气”,这位中学生说。据了解,他已经拥有了NIKE、ADDS等品牌运动鞋。
  某运动服饰品牌店的导购员告诉记者,有些名牌运动鞋的价格均为数百元不等,但前来购买的顾客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如果顾客是成年人,导购员会想到这是家长代为孩子选购。
  培养正确消费观念重在疏导
  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省内有关教育专家和中学心理教师,他们认为,中小学生成人化消费现象是一个集学校、社会、家庭于一体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他们认为,首先家庭教育是第一关。模仿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天性,家长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消费观念的建立。作为家长,除了要以身作责以外,还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从而作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说服;其次,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应尝试开设树立正当消费观的思想道德课程,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十分重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部分中小学生追求高消费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