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49:21

小学生互赠恶搞卡片 家长很担忧

恶搞小卡片5毛一袋,受到小学生追捧
  心理专家:时间长了会颠覆孩子道德观
  ⊙小Q:最近小学校园里盛行一种“许可证”。
  ⊙秀:什么“许可证”?
  ⊙小Q:就是印有“嫖娼许可证”、“扁人许可证”、“黑帮老大证”等字样的卡片,孩子们互相传递赠送,有的孩子拿着“扁人许可证”就以为自己有权利打人了。
  ⊙泡泡:偶(我)的天啊,这不是教唆孩子吗?
  ⊙小Q:我已经向相关部门反映了。
  在西岗区青少年文化宫附近某小学门口,一名身穿校服的小学生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张卡片递给另一名小学生,收到卡片的小学生高兴地一笑,他手里的卡片上竟印着“嫖娼许可证”几个字!这就是近日在部分小学校园内盛行的恶搞“证件”,记者调查发现,“证件”种类多达数十种。
  学生追捧
  “比如这个‘傻×证’吧,你要是想整谁,就把他的照片贴上去。”
  在该小学附近,记者询问几名小学生是否有“许可证”,这些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他们都有。“我有‘扁人许可证’、‘失恋证’、还有‘嫖娼许可证’,我们班同学都有,有一个同学有那么高一摞呢。就在校门口小店买的,那里什么都有。”一名5年级小学生告诉记者。
  另一位小学生告诉记者,学校老师不让他们收藏这些“许可证”,说内容不健康,但是他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也就偷着买了几张,说着,这名小朋友还给记者讲解,“比如说这个‘傻×证’吧,背面有贴照片的地方,你要是想整谁,就把他的一寸照片贴上去,发给他。还有这个‘扁人许可证’,你把自己的照片贴上去,就说明你有扁人的权利了,不过我没真扁过人。这个‘嫖娼许可证’我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我同学说可能和夜总会有关。”
  卡片热销
  “这玩意一个月前开始盛行,前些天都卖疯了,有的小学生一买就是好几袋。”
  记者走访校门口几家文具店,其中有两家文具店的“许可证”已经脱销,一位老板表示,“许可证”卖得非常好,过几天再去上货。走了三家文具店后,记者终于买到几袋“许可证”,每袋5毛钱,里面有四种“许可证”。
  所谓的“许可证”只不过是一张张长方形的彩色小卡片,上面印着与内容相关的图画,其中“嫖娼许可证”上印有3名裸身女子,此外还印有“全球爱心认证中心颁发”等字样。在卡片背面,除标有姓名、性别、年龄填空处外,还有一处贴照片的地方,卡片中间有一行小字:“兹证明×××同志因好色无比,为防止此人犯罪,许可此人凭证件嫖娼。此证明有效期10年。”
  一家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这种许可证一个月前开始盛行,“这几天都没那么火了,前些天都卖疯了,有的小学生一买就是好几袋。”记者询问“许可证”的上货渠道,老板则闭口不答。
  家长担忧
  “那些卡片上有许多污秽和教唆类的词语,孩子能学好吗?”
  “许可证”在小学生中的盛行,引起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忧。该校一位老师表示,他们知道附近小店出售各种“许可证”,也一再告诫学生不要购买,但是学生们总是背着老师偷着买,还互相比谁的种类多,“孩子小,好奇心强,也没有判断能力,我们看到他们收藏这种东西会没收,但是外面小店咱就没办法约束了。”
  家长李女士忧心忡忡地说:“那些卡片上有许多污秽和教唆类的词语,孩子互赠传看,会学好吗?卖这种东西给孩子,不是赚黑心钱吗?”
  专家解析
  “时间长了,孩子会下意识接受这些概念,道德观会被颠覆。”
  记者咨询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金洪源,金教授认为这种带有不健康词汇等内容的卡片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金教授说:“这些卡片在孩子间流传,不但对他们的内心是一种污染,而且也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将这类不负责任的教唆词汇印到卡片上,时间长了,孩子会下意识接受这些概念,潜移默化颠覆孩子的道德观,孩子会对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产生质疑甚至发生抵触。”
  金教授提出几点建议
  (1)有关部门应该打击这类不健康的产品。
  (2)学校和老师要加强管理,不许孩子互相传递。
  (3)孩子自己也要明辨是非,抵制这种不健康的东西流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生互赠恶搞卡片 家长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