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48:53

“六一”的误读:“过节=送礼”?

“宝贝,‘六一’儿童节,你想要什么礼物? ”在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过节送礼”这一现象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对此忧心忡忡:这样的教育理念会让孩子误读节日的真谛,失去节日本身的涵义。
  孩子:过节=收礼?
  “现在的孩子真早熟,知道过儿童节要收礼物呢!跟我们小时候大相径庭。 ”一位年轻的妈妈昨天向记者感叹说,自己5岁的女儿多多虽然才上幼儿园中班,却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想要一辆越野自行车。 “‘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每个小朋友都应该收到礼物。 ”多多还特地向大人解释了她理解的“过节”概念。
  在越来越多小朋友的心目中,过节似乎与收礼划上了等号。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尹扬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爸爸在这个“六一”儿童节,送给他梦寐以求的MP5,让自己在同学中“好炫”。
  商家:过节=赚钱?
  早在几天前,省城的各大商场就做了各种迎“六一”的促销宣传。记者在省城闹市区的一家大商场看到,虽然儿童用品专柜打出了迎“六一”特惠的促销牌,但其销售的名牌商品价格依然令人咋舌:一件品牌儿童短袖T恤要200多块钱;一台遥控小飞机标价400元;一套芭比娃娃竟然卖到了788元。不少儿童摄影店也推出了迎“六一”的特价写真摄影服务:“六一”亲子系列写真688元;“六一”全家福系列写真888元等。各大图书店里也推出各种不同价位的儿童畅销书籍,均摆放在书店门口的显眼位置。
  一位经销商向记者介绍说,“六一”前后是儿童用品销售高峰期,商家都会提前备货,做好促销方案,以抢占这一黄金销售时机。就他们从事的儿童用品专卖来看,“六一”前后的日销售额都会较往常翻上好几番。
  父母:过节=礼物?
  “给孩子买一份心仪的礼物,是个过节的意思嘛。即使‘奢侈’一回也值得。 ”在一家省直单位工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跟老公都是工薪阶层,平日都比较节省,但为了让孩子过一个难忘的“六一”,她特地带着孩子来到某品牌儿童玩具用品专卖店,让孩子自己看着挑,“反正一年就这么一次”。
  像张女士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经商的傅女士由于平常工作忙,陪孩子时间较少。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傅女士特地托人从国外定购了一套纯手工缝制的原版泰迪熊玩具送给女儿作为礼物。 “看到女儿乐不可支的样子,我的心里可高兴呢。所以多花些钱都不重要。 ”傅女士感叹道。
  “‘六一’,你会怎样给孩子过节? ”记者在合肥街头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调查。10位接受调查的父母中,有8位选择买礼物给孩子庆祝节日。
  教育人士:节日≠物质
  我省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刘呼滨说,“六一”国际儿童节不能失去它本真的意义,这是孩子成长中值得纪念、共享快乐的节日。过好这个节日不应该简单地把它与物质联系起来。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带来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过节就要收礼物,就要豪华消费一番等等。刘呼滨建议家长把过节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活动,或者是带孩子看一场演出、去一趟农村。“礼物的范畴绝不能局限在物质领域这一块。应警惕节日奢侈风,莫让孩子误解了快乐的真谛。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一”的误读:“过节=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