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搞“科研”抨击不文明司机
成都市北站小学科创俱乐部的孩子们在今年3月搞了一项驾驶员不文明行为的“科研项目”,通过半年来的大量调查,孩子们于日前正式结题,并形成“科研报告”。据了解,在驾驶员不文明行为中,“斑马线不让行人先行”、“狂按喇叭”、“夜间大灯晃眼”等都比较突出,其中“夜间大灯晃眼”这种行为市民不满意度最高,竟达到了96.6%。今年3月以来,北站小学科创俱乐部的孩子们开始对不文明行车问题展开调查,逐渐发现了汽车夜间会车开启远光灯和改装氙气灯常引起交通安全事故的问题。孩子们决定对这些问题进行一次实地调查,并得到了成都市交管局二分局警官李明昭等人的热心帮助。
10月23日夜间,在李明昭以及家长的陪伴下,几百名学生分头到太升路等地实地调查了15分钟。最后的调查结果让师生们大吃一惊:在29968辆汽车中,有15692辆在会车时开启了远光灯,有52.36%的司机并未按规定在会车时转成近光,其中,还有5202辆车使用了“特别晃人眼”的氙气大灯。
北站小学科创俱乐部的孩子们对1884名驾驶员的调查显示,1451人有“被刺眼的远光灯逼停或被逼慢行”的经历。对此,氙气灯本身并无过错,而是违规改装不当或超标使用存在问题。
北站小学校长吴岚说,孩子们还认识到,重要的解决办法是提高驾驶员的文明素养,呼吁司机文明使用车灯。据了解,孩子们已经制作了一些“温馨提示”的小卡片分发给认识的驾驶员,还筹划在本月20日左右走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倡导市民文明驾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