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48:16

开学前夕,“多动”儿童扎堆就诊

近日,记者了解到,不少小“淘气包”的家长怕孩子开学后因“多动”而影响学习,趁假期最后几天带孩子来看多动症。但是,专家提醒家长,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要轻易给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
    前日一早,家住江岸区的王女士就带着儿子走进武汉市儿童医院。王女士告诉医生,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老师说孩子很聪明,但上课时很少听讲,非常喜欢开小差,做作业也十分拖拉、粗心,只有家长在旁边监督,孩子才肯做,而且玩玩具也没什么耐心,脾气非常暴躁,有时甚至出手打人,她怀疑儿子有多动症。王女士的诉说引起了诊室其他几位妈妈的“共鸣”,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和王女士儿子情况类似,也是挺聪明,但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她们希望能用药让“多动”的孩子“静”下来。
    该院康复科林俊主任告诉家长们,多动症并不指“孩子好动的病症”,而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除了多动的症状,还可能表现为注意缺陷,比如上课愣神、老丢东西,甚至可能异常安静。一般来讲,6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被诊断为是否患有多动症。很多家长带来的孩子通常只是“淘气包”,仅仅是好动而不是多动,真正是多动症的孩子并不多。
    林主任说,有的孩子是因为视觉注意力不够或成熟度不够而导致精力不易集中,还有的孩子是比较淘气调皮的,这都不是多动症,家长要注意鉴别。孩子注意力随年龄增长也有变化,幼儿常只能集中注意力5-10分钟,到小学一二年级就会有10-20分钟,三四年级达到30分钟,五六年级能到40分钟。而且,好动的孩子是听劝的,一旦被说服就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儿童则不能;活泼孩子的行动有目的有计划,而多动症儿童却做事没有章法;调皮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能做到不吵闹,而多动症孩子做不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学前夕,“多动”儿童扎堆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