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1:48:07

“山寨”校车超载,学生安全堪忧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进城农民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农村幼儿园市场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农村中小学生源正在减少,学校出现合并高峰。学校越来越少,学生上学的路程越来越远,对校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农村幼儿园多为私人所办,规模小、多数没有资质,所谓校车只是自备的小型客车,接送中小学生的车辆是短途客运中巴或三轮汽车,这些“山寨”校车超员运载学生的现象愈演愈烈。
      “山寨”司机 无证酒驾
      “我们打开一辆‘放心’幼儿园校车的车门,发现核载7人的昌河面包车里竟然挤了37名幼儿,且车辆没有‘校车’标识。”安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面露惊讶之色。日前,安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四中队民警在迎江区长丰乡境内路面巡逻时发现,一家名为“放心”幼儿园的核载7人的校车被塞进37名学生,超员竟逾400%。
      几乎同时,一辆行走呈S型线路的红苹果幼儿园的校车被民警拦下,经查,核载7人的小型客车实载21名学生,超员达200%。驾驶人打开车门的瞬间,浓浓的酒味扑面而来。原来,该驾驶人刘某中午在长风乡柘山村帮朋友出殡,事后吃饭喝酒至12时许,下午4时,又从家中驾车到红苹果幼儿园接学生放学。民警在核实驾驶人身份时,发现他居然没有驾驶证,是一名“山寨”驾驶员!经呼吸测试,刘某血液内酒精含量为45mg/100ml。最终,刘某被处罚款1350元,行政拘留15日。
       “山寨”幼儿园 催生“山寨”校车
      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安全,安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立即约见红苹果幼儿园和放心幼儿园负责人,要求整改使用非法校车运送学生的安全隐患,但结果却更令人大跌眼镜。
       两所民办幼儿园从2004年起就“公开”办学至今,但园长拿出的“办学凭证”是安庆市迎江区教育局2007年下发的幼儿园筹建复函。原来,2007年,两所幼儿园曾向安庆市迎江区教育局提出办理办学许可申请,经该局评估小组评估,幼儿园由于无固定办学场所,卫生、安全等方面欠缺,不具备办学条件,最终没有通过评估。也就是说,这两所幼儿园在无办学资质的情况下办学5年多。
       安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立即致函安庆市迎江区教育局,督促核查幼儿园办学资质,对不具备条件的,建议勒令停止办学,对需要使用客车运送幼儿的,必须按规定申办校车证。
       校车超载成习惯
       不久前,怀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查获一辆无校车标识的接送学生的中巴车,核载13人实载52人,超员达300%,车上乘员全部是江镇初中学生,平均年龄14岁。在206国道集贤关,安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查获一辆核载8人实载24人的白色面包车,超员达200%。该车无校车标识,车上乘员全部是小学生,平均年龄只有10岁。两名违法驾驶人都受到2000元罚款,记12分的严厉处罚,并接到满分学习通知书。
       思考:校车超载缘何屡禁不绝
       国外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多乘坐校车上学,而且校车都统一标识。我国校车的使用量在高速增长,但对校车的规范还刚刚起步。 2005年12月,公安部和教育部曾联合发文要求加强校车管理,防止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确保学生出行安全。接送学生的专用校车应粘贴统一标识,严禁超员和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严禁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搭载学生。学校应指派专人对校车每次运载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发现超载或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应当制止,不得放行。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乘坐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不乘坐超员车辆。
       我省交管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曾出台措施贯彻公安部和教育部要求,但非法校车接送学生的现象一时难以杜绝。据安庆市迎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非法幼儿园“割一茬长一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法规、办法作依据;教育部门无处罚权,查到无证办学或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幼儿园,只能贴个告示让其停止招生。有些幼儿园是非法的,还谈何合法的校车?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偏低,学生父母又多外出,驾驶人为了利润往往置安全于不顾,“山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监管不力,农村警力不足,导致“山寨”校车超员多多,学生交通安全令人堪忧。
   “留守儿童”呼唤安全校车,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寨”校车超载,学生安全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