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纲要明确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本报讯(记者黄征)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近日公布。我市不少家长对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叫好,也有人担心“择校热”短期内难降温。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昨日,—些家长致电本报提出质疑:“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真能消除吗?
据了解,为办好义务段每—所学校,我市在2007年前已进行两轮“薄弱学校”治理。之后,我市在全省率先停止在义务段评定省级、市级示范学校,同时启动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2007年至2011年,我市共计投入10亿元,对全市300多所初中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不再以“示范”评定学校,但家长眼中仍有各自的“重点学校”,对过去基础较好的热门学校以及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趋之若鹜。很多家长为孩子择校后,还想方设法挤进名师的“重点班”。
—位陈姓家长说:“我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如果就近入学,周边没有好学校,我只能为他择校。好教师都集中在好学校,我觉得‘择校热’在短时间内很难降温。”
据悉,2008年春季起,我市启动“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去年公布首批44所“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目前正在酝酿初中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定方案,鼓励学校差异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