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自选,先到先得;班主任抢座新政引争议
座位自选,先到先得。新学期伊始——班主任“抢座新政”引争议
(楚天金报)昨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在武汉某重点小学上五年级的小卓(化名)起了个大早,“班主任说了,从今天开始,每天自己选座位,不早点到学校,好座位就被同学抢了。”
原来,小卓的班主任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习惯和互助精神,本学期将试行一个月的“每日自由选择座位”——每天早自习前,学生可以自由选座位,当日不得更换,第二天仍可以自由选择。“以前总有不少学生提出:希望和某某同桌。现在自己选座位,想和谁同桌都可以。”黄老师说。
原本以为前排座位一定抢手,成绩差的学生可能“落单”,令黄老师没想到的是,第一天自选座位后,前面一二排居然还有空位,因为有的学生不愿意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学生都找到了同桌,差生也不例外,甚至有几个男生愿意和女生同桌。当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和要好的伙伴同桌。
“我认为,自选座位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但如果影响上课并屡教不改,我会建议学生调开。当学生的同桌出现变动时,我也可以从中发现是不是他们的人际交往出了问题。”细心的黄老师告诉记者:“第一天试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们都赶早到校抢座位,无形中会增加家长的负担,我将要求学生不要太早到校。另外,个子高、视力差的学生,有可能会坐到不合适的座位上,我也会建议学生适当调整。”
家长对学生自选座位的做法持观望态度。一个学生家长认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强,当和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的同学坐在一起时,难免不受影响。完全让孩子自己选同桌,家长不太放心。
鲁巷小学优秀班主任李翠芳也曾尝试过“自选座位”,不过以失败告终,“贪玩的学生坐到了一起,互相影响,从整个班级的发展来看是不可取的。座位还是要兼顾学生的身高、视力、成绩、性格等情况综合考虑才行,老师的干预不可避免”。
对学生自选座位的做法,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认为,这是老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一种尝试,让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学会承担义务。但如果每天都自选座位,可能会造成学生在不断适应新的座位和同桌时,消耗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在尝试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根据客观实际,不断采取跟进措施适当调整。
页:
[1]